易會滿正式落馬,中金公司震盪開始

市場資訊
09/06

專題:重磅打虎!易會滿落馬:掌舵5年內1700家IPO,3000點20次失守

  來源:道口財經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一紙通報,宣告了易會滿金融生涯的終結,同時掀開了中金公司與工行之間那段備受爭議的私募股權投資往事。

  2025年9月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發佈消息:證監會原主席易會滿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審查調查。這位曾在工商銀行工作34年、執掌中國證監會五年的正部級官員,最終沒能逃脫金融反腐的天羅地網。

  01 傳言發酵,終成現實

  關於易會滿“出事”的傳言早在金融圈暗流湧動近一年,從零星的私下議論到集中的輿情發酵,始終缺乏官方實錘。2025年8月下旬,金融圈開始流傳“易會滿被帶走協助調查”的消息。

  據多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向媒體透露,8月29日前後,這一傳言在浙江溫州、杭州等地的金融圈尤爲密集,甚至有消息稱“其家人已被限制出境”。

  如今官方通報的發佈,終於讓傳言成爲現實。易會滿的落馬,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中國金融反腐深化的重要標誌。

  02 工行舊部,中金瓜葛

  易會滿被查的核心線索,與工行近年來的“金融反腐風暴”密切相關。作爲在工行工作34年的“老工行”,他的職業生涯與工行的發展深度綁定。

  顧建綱的案例頗具標誌性——他曾是易會滿的“鐵桿舊部”,在工行一度順風順水。2023年8月2日,他因嚴重違紀違法被審查調查。

  2024年2月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顧建綱的問題,包括“靠企喫企、盲目自信、疏於管理,造成大額投資風險;以權謀私、公器私用,以金融投資爲名大肆收錢斂財”等。

  顧建綱案件還牽扯出中金資本的震盪,中金資本前董事長丁瑋及多位骨幹在2025年初被帶走。據稱,中金資本早年涉及的數百億私募股權項目,正是丁瑋與顧建綱等人聯手推進。

  03 親屬關聯,家風問題

  易會滿的“親屬關聯問題”也十分突出。據金融圈人士透露,易會滿家中有一個姐姐和三個哥哥,其中一位哥哥早年曾“借他的名義在浙江金融圈混圈子”,甚至以“易會滿親屬”的身份對接當地企業的融資業務。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2024年10月,一家名爲“蒼南縣會滿服裝經營部”的個體工商戶在易會滿的老家浙江蒼南註冊成立。儘管該個體戶的法定代表人並非易會滿本人,但“會滿”二字與他的名字高度重合,且註冊時間恰好在他卸任證監會主席後不久。

  更受關注的是,易會滿之子也牽涉進了中金資本的相關項目中。2018年4月,工行那個數百億私募股權項目啓動時,易會滿仍在工行主政,項目落地後,其兒子曾在相關企業上班。據瞭解,2024年4月後其子已不在該企業。

  04 浙江圈鏈,金融反腐

  易會滿的老家浙江近期也“事多”。2025年4月中旬中央巡視組進駐浙江後,建行、農行浙江省分行原“一把手”在一個月內接連被查。

  4月,建行浙江省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高強被查;5月30日,農行浙江省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沈榮勤接受審查調查;再加上此前被查的工行浙江省分行原行長王芝斌。

  這三人都有離開銀行後進入私募投資機構的經歷。其中沈榮勤與易會滿是浙江老鄉,早年都在工行浙江省分行工作,易會滿2000年從浙江調往江蘇時,沈榮勤還在浙江工行體系內。

  還有未經證實的說法稱,易會滿任職證監會主席期間,上市公司中註冊地在浙江地區的數量偏多,或與他是浙江人、曾在江蘇省工作多年存在一定關聯,不排除其家人牽涉其中的可能。

  05 改革與爭議,複雜的任期

  回顧易會滿的證監會生涯,可謂改革與爭議並存。他任期內最核心的政績是推動“全面註冊制改革”。從2019年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到2023年2月全面落地,這項改革被視爲中國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變革”。

  截至2024年2月,科創板、創業板通過註冊制累計上市企業超1200家,融資總額超1.5萬億元,爲科技創新企業、中小企業提供了重要的直接融資渠道。

  然而,光鮮數據背後隱藏着不爲人知的真相。據統計,易會滿在任1838天期間,A股IPO數量達1906家,平均每天發行1.04支新股,平均每天從A股市場“抽血”12.1億元。

  這種高速IPO的節奏在當時就引發市場爭議。有批評者認爲,這種“新股大躍進”雖然滿足了企業融資需求,卻對市場資金面造成了巨大壓力,間接導致了股市表現疲軟。

  從他上任到被免,A股共有20次跌破3000點(收盤價)。雖然上證指數五年間整體上漲8.96%,跑贏通脹,但遠未達到市場預期的“慢牛”行情。

  06 中金震盪難免

  易會滿案發,正值中金公司面臨業績下滑、監管處罰和內部調整的多重挑戰時期。這一事件可能對中金公司產生以下幾方面影響:

  人事震盪或持續深化:中金公司近年來已經歷明顯的人事變動。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減員246人,其中中國內地員工減少221人,境外員工減少25人。據路透社報道,中金公司計劃在2024-2026年間削減三分之一境內投行員工,每年減員約13%。易會滿案發後,與其有關聯的中金前高管及現職人員可能面臨進一步審查,引發新一輪人事震盪。

  業務合作可能受限:中金公司與工商銀行之間的歷史合作關係可能受到影響。中金資本早年參與的數百億私募股權項目,正是由中金資本前董事長丁瑋與工行原資管部總經理顧建綱共同謀劃。隨着易會滿、顧建綱等人被查,中金公司與國有大行之間的業務往來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審查,短期內可能影響相關業務開展。

  聲譽風險與監管壓力:中金公司近年來已多次收到監管罰單。2024年5月,北京證監局在兩週內三次對中金公司採取行政監管措施。2024年10月,中金公司又因涉嫌思爾芯IPO保薦業務未勤勉盡責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易會滿案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聲譽風險,可能招致更嚴格的監管審視。

  短期業績承壓,長期或促業務重構:中金公司業績已連續三年下滑。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13.33億元,同比下滑7.21%,歸母淨利潤56.94億元,同比減少7.50%。2024年上半年,投行業務收入同比大幅下降70.10%。易會滿事件短期內可能加劇業務壓力,但長期而言,或促使中金公司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強化合規管理,實現更健康發展。

  易會滿的落馬,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整個金融體系重構。金融反腐的天羅地網已經鋪開,沒有任何人能夠僥倖。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江鈺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