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國際形勢複雜多變,通貨膨脹、貿易關稅戰等持續存在,影響消費者行爲,旅行支出更爲謹慎。國內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被視爲“擴內需”和“提消費”的關鍵抓手,系列文旅消費補貼、密集的文旅活動等系統性地拉動國內旅遊需求,爲酒店業提供了相對穩固的需求側基本盤。供給端,國際及國內酒店集團加速新店拓展、供給規模持續擴大,但亦存在供給結構矛盾、供需失衡等問題,導致價格競爭白熱化、利潤空間壓縮。因而,上半年,酒店企業面臨“復多變雜、冷暖交織”的經營環境,各大酒店集團業績承壓。
2025H1國際酒店集團財報表現
1.2025H1國際酒店集團營收和利潤情況:萬豪國際集團持續領先,半年度營收超130億美元
對比分析萬豪國際、希爾頓酒店等9家國際酒店集團2025上半年財務數據:除精選國際、朗廷-SS兩家外,其餘7家集團營收同比均呈增長態勢,增幅在2-9%之間;歸母淨利潤方面,除朗廷-SS虧損外,其餘均實現盈利,但同比方面則出現分化——雅高小幅下滑、香格里拉(亞洲)同比下滑近四成、凱悅酒店同比下降約98%、朗廷-SS下滑嚴重(-430%),萬豪國際、希爾頓酒店、精選國際酒店穩健增長(增幅在7%左右),洲際酒店、溫德姆酒店及度假村盈利同比增幅較高(30%-50%之間)。整體而言,各大集團營收增速相對穩定,但歸母淨利潤同比則出現分化。
2.2025H1國際酒店集團經營與拓展數據表現:各主要經營指標小幅增長,規模拓展相對穩健
2025年上半年,各主要國際酒店集團經營數據呈小幅增長,如萬豪國際集團全球系統可比酒店的整體入住率達69.1%,同比增長0.3個百分點;平均房價185.47美元,同比增長2.4%;RevPAR128.08美元,同比增長2.8%。希爾頓酒店集團上半年入住率70.7%,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平均房價和RevPAR同比均增長1%。
上半年,各大國際酒店集團持續拓店,以萬豪、雅高和洲際三大集團爲例,上半年新開業酒店數均超百家,其中萬豪國際新增開業酒店超600家,新增客房數約7.72萬間,預計2025年全年淨房間增長將接近5%。與此同時,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洲際酒店集團新增開業客房3.14萬間(207家酒店),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75%。
3.2025H1國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表現:增速放緩,部分指標同比下滑,經營承壓
2025上半年,受宏觀經濟承壓、本土酒店崛起與競爭加劇、政策導向(黨政機關 "從嚴從簡、過緊日子" )衝擊等多元複雜因素影響,國際酒店集團在大中華區主要經營指標表現有所下降。
萬豪:2025上半年,萬豪國際集團大中華區RevPAR爲73.19美元,同比下降1%;酒店入住率65.1%,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平均房價ADR爲112.36美元,同比下降1.7%。目前,萬豪國際集團在中國市場運營622家酒店,旗下30多個品牌分佈於中國120多個城市。
希爾頓:據財報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其在亞太地區的整體RevPAR爲67.84美元,同比增長0.4%;平均房價ADR爲102.52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酒店入住率OCC爲66.2%,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
洲際:2025上半年,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RevPAR同比下降3.2%,平均房價ADR下降3.6%,入住率增長0.3個百分點。截至上半年,洲際酒店大中華區開業及在建酒店總數超過1400家。
凱悅:2025上半年,凱悅酒店集團大中華區RevPAR爲82.93美元,同比提升1.1%;OCC達69.7%,同比上升3.7個百分點;平均房價ADR爲119美元,同比下降4.2%。截至6月底,大中華區酒店數量195家,客房總數46834間。
2025H1國內酒店集團財報表現
1.2025H1國內酒店集團營收和利潤情況:華住集團領跑,營收規模、淨利潤增長性均十分突出
營收層面,上半年華住集團-S營收118.2億元,引領國內酒店集團。其次爲錦江酒店(65.26億元)和亞朵(43.74億元)、首旅酒店(36.61億元),傳統的“酒店三巨頭”競爭格局生變。營收同比維度,整體增速放緩,11家集團中,同比增長的僅4家,其中亞朵增幅較高,同比超三成,“住宿和零售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的帶動作用凸顯。華住集團-S、華大酒店上半年營收小幅增長(同比分別爲3.46%、5.19%);首旅、金陵、君亭等則出現小幅下滑。
淨利潤方面,除大酒店、華天酒店、華大酒店3家虧損外,其餘8家集團均實現盈利,其中同比增幅最高的爲萬達酒店發展,同比增長106.92%,相比去年同期實現扭虧爲盈。同時,得益於輕資產模式,華住集團-S淨利潤24.38億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億元,有大幅提升,同比增長約41%。
綜合營收和淨利潤兩個指標,實現“增收又增利”的國內酒店集團僅4家,即華住集團、亞朵集團、華大酒店和萬達酒店發展。總體而言,上半年,國內酒店集團經營承壓,競爭加劇、行業分化明顯。
2.2025H1國內酒店集團負債水平和盈利能力情況:資產負債率均值48.05%,毛利率均值39.28%,淨利率均值4.07%
資產負債率是綜合評價企業負債水平的指標,上半年11家國內酒店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均值爲48.05%,整體財務風險可控。其中,華住集團-S(81.02%)、華天酒店(79.56%)相對較高,快速擴張、“由重轉輕”的轉型戰略等使得華住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上升。而位於香港的美麗華酒店和華大酒店這兩家集團的資產負債率較低,依次爲6.48%、15.82%,其財務策略偏向穩健。
酒店毛利率即GOP率,是衡量酒店核心經營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上半年11家國內酒店集團的毛利率均值爲39.28%,整體盈利能力尚可。毛利率較高的爲大酒店(93.93%)、萬達酒店發展(68.85%),領先優勢顯著;華住、錦江、首旅、亞朵這四家酒店集團毛利率處於35%-45%區間,表現亦較爲優秀;華天酒店、華大酒店毛利率均不足15%,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一般來說,淨利率在5%到20%之間都被認爲是比較正常的水平。上半年,11家國內酒店集團淨利率均值4.07%,淨利率水平相對較低,整體盈利能力待提升。其中,淨利率超20%的共3家,即華住(20.79%)、美麗華酒店(25.66%)、萬達酒店發展(25.9%),反映出其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經營效率。大酒店、華天酒店、華大酒店這3家淨利率爲負數,企業經營處於虧損狀態。
3.2025H1國內酒店集團市場運營表現:三大核心經營指標承壓,規模擴張持續穩健
2025上半年,國內酒店市場處於結構性調整週期,受市場供需失衡、商旅需求下滑、消費者行爲變化、市場波動、替代業態分流、價格競爭的加劇等多重因素影響,酒店核心經營指標表現不如預期。各大酒店集團面臨“出租率難提高、平均房價難提升、經營成本不減”的集體困境與壓力。
錦江酒店:據其半年報顯示,2025年1至6月中國大陸境內酒店,全服務酒店和有限服務酒店出租率分別爲46.76%、63.16%(2024年同期分別爲47%、62.46%);日均房價分別爲461.17元/間、231.15元/間(2024年同期分別爲511.16元/間、246.30元/間);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分別爲215.67元/間、145.99元/間(2024年同期分別爲240.25元/間、153.84元/間)。
首旅酒店:上半年,首旅酒店旗下不含輕管理酒店的全部酒店RevPAR(可出租客房收入)爲153元,同比下降4.3%,其中,第一季度RevPAR爲141元,同比下降4.6%;第二季度RevPAR爲165元,同比下降4.1%。
華住集團-S:二季度,華住中國入住率OCC爲81%,爲2024年同期的98.4%;日均房價ADR 290元,爲2024年同期的98.1%;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 235元,爲2024年同期的96.2%。整體看,三大經營指標相比去年同期均出現一定下滑。
亞朵集團:未單獨公佈半年報經營指標,據其2025Q2財報顯示,二季度,亞朵集團整體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343元,爲2024年同期的95.7%;日均房價(ADR)達433元,爲2024年同期的98.2%;入住率(OCC)76.4%,爲2024年同期的97.4%。即相比去年同期,三大經營指標同比亦呈下滑。
萬達酒店發展:據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所有酒店出租率爲50.4%(2024年同期爲51.1%)、平均房價428元/間(2024年同期爲478元/間)、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爲216元/間(2024年同期爲244元/間),三大經營指標同比均下降。
君亭酒店:上半年,集團旗下直營店RevPAR 較去年同期下降10.06%,其中,第一季度直營店 RevPAR 同比下降15.30%,第二季度直營店 RevPAR 同比下降7.03%,環比有所改善。上半年,Q2出租率雖環比Q1回升,但房價繼續下行,RevPAR 同比依然下滑。
酒店規模與品牌拓展方面,上半年,國內各大酒店集團有序推進產品升級、新店開業,有力推動規模與品質“雙提升”,管理加盟和特許經營門店佔比總體提高。截至2025年6月30日,錦江、華住、首旅、亞朵、萬達酒店發展管理加盟酒店數量佔比依次爲95.33%、94.96%、92.02%、98.68%、98.2%。
錦江酒店:2025年1至6月份,新增開業酒店 673 家,開業退出酒店 293 家,淨增開業酒店380家。截至 2025年6月30日,已經開業的酒店合計達到13796家,已經開業的酒店客房總數達到1332853間,規模優勢保持領先。
華住集團-S:截至二季度末,華住集團在營酒店總數達12137家,同比增長18%;在營客房總數1184915間,同比增長18.3%。報告期內,集團新開業酒店597家,待開業酒店2947家,期末運營中及待開業酒店合計覆蓋城市達1522個。品牌層面,桔子酒店開業突破1000家,8年增長12倍。
首旅酒店: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酒店數量爲7268家(含境外2家)。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開店664家,同比增長17.1%,其中標準管理酒店開店數量爲378家,同比增長39.5%,標準管理酒店淨開店175家,同比增長45.8%。品牌層面,如家酒店4.0煥新升級,深受市場喜愛,報告期內,如家酒店4.0新開店79家,持續推動存量的經濟型產品升級。
亞朵集團:截至二季度末,亞朵在營酒店數1824家,同比增長29.2%;在營客房數204784間,同比增長26.7%。Q2新開業酒店118家,管道內待開業酒店816家。品牌層面,亞朵3系、亞朵4系協同並行,加速拓展中高端酒店市場;薩和酒店逐步成爲高端市場體驗標杆。
趨勢展望:
“謹慎樂觀,穩中求進”爲主基調,尋求細分市場與結構性機遇
國際酒店集團:基於2025上半年的穩健增長表現,並結合市場研判,雅高、洲際、凱悅等國際酒店集團對下半年及全年經營持樂觀與積極態度。例如雅高集團重申全年RevPAR增長3%-4%、經常性EBITDA增長9%-10%(按固定匯率計算)的指引目標;洲際集團對大中華區的長期結構性增長動力充滿信心,高層預計中國區RevPAR在2025年下半年有望實現低個位數的增長;凱悅酒店集團預測,2025下半年EBITDA增長6%,可比全系統RevPAR增長1.6%。
國內酒店集團:下半年,暑期文旅市場繁榮、中秋-國慶超級黃金週或創旅遊新紀錄,但受極端天氣和宏觀不確定因素、同質化供給競爭加劇等影響,各大酒店集團經營依然承壓,如據華住集團、首旅酒店業績會說明,“預測第三季度RevPAR仍略有下滑”、“七、八兩月綜合表現較去年有所減弱”等。但也應該看到入境酒旅市場、出海戰略市場、下沉市場、“住宿+”與“旅居”模式、數字化轉型變革、跨界合作等細分市場與結構性機遇。因而,各酒店集團應錨定長期發展韌性,不斷修煉內功,在變革中尋找新機、在不確定性中尋找自身確定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