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001|馬斯克豪賭機器人,開通“TeslaAI”微博賬號,是否量產前夜已至?

讀創
09/08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首席記者 袁靜嫺

9月7日,特斯拉開通名爲“TeslaAI”的官方微博,並以一張人形機器人最新外觀照作爲首發內容,配文“我一直在改變自己的身材”。這一賬號由特斯拉官方運營,聚焦人工智能,將持續分享機器人研發、智能駕駛、Robotaxi無人出行以及Dojo和Coetex計算集羣等前沿動態。

業內人士指出,這或是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量產“前奏”,與9月2日特斯拉在X平臺發佈的“宏圖計劃4.0”一脈相承,預示着特斯拉正加速從電動車與能源企業,向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公司轉型。

快速迭代,Optimus奔向量產

從“TeslaAI”首發的人形機器人圖片來看,其胸口印有特斯拉標誌,黑金配色,與此前透露的Optimus V3原型機極爲相似。尤其是手部設計,通過精密建模高度還原了皮膚褶皺、關節痕跡等生物細節,展現了機器人在精細化操作上的潛力。

回望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迭代,可以用迅速兩字形容。2022年10月,特斯拉首次展示人形機器人實際工作原型,具備搬運和灑水等動作;2023年3月,機器人技術和性能進一步提升,能夠平穩行走、轉身、單腿站立等,手部開始具備精細化操作能力;2023年5月,展示了多臺機器人同步協作能力;2023年9月,自主對物體分類;2023年12月,第二代機器人發佈,外觀更加符合人形結構,關節和運動部位經過優化;2024年10月,具備執行復雜任務能力。

2025年6月,特斯拉宣佈最新版本Optimus V3已完成與xAI公司Grok語音助手的深度整合,這項突破性進展將徹底改變人類與機器人的互動方式。

特斯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表示,Optimus未來將給公司提供80%貢獻值,2025年已啓動小批量生產,目標在2026年實現量產5萬-10萬臺。

宏圖4.0落地,資本與市場雙輪驅動

根據特斯拉最新發布的宏圖計劃4.0介紹,特斯拉在過去的近二十年裏,通過開發電動汽車、能源產品和仿生機器人,進行不懈的技術積累。而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特斯拉故事的“下一章”將是“打造將人工智能融入現實世界的產品與服務”,這將會創造一個“可持續的富足的未來”。

業內人士認爲特斯拉故事的“下一章”,其重點正是人形機器人。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明確表示,自動駕駛和機器人Optimus將是公司最重要的事項,且未來特斯拉約80%的價值將來自Optimus機器人。

據悉,爲確保戰略落地,宏圖計劃4.0發佈次日,特斯拉董事會便提交了一份前所未有的、高達1萬億美元的薪酬方案,以待投資者批准。這一方案可能使馬斯克在未來10年內再拿到超過4.23億股的特斯拉股票,佔比12%。外媒稱,如成功兌現,馬斯克在公司中的投票權或超25%,深度綁定其“機器人願景”。

與此同時,國內企業也在加速跟進。智元機器人預中標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項目,優必選則簽署了一筆2.5億元的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及解決方案採購合同。此外,宇樹科技於9月2日在社交平臺透露,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提交IPO申請文件,進一步提振市場對行業成長性的預期。

《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約爲27.6億元,到2029年有望迅速增長至750億元,約佔全球市場的32.7%,2035年更可能突破3000億元。

業內普遍認爲,隨着特斯拉率先明確“機器人優先”戰略,並通過“TeslaAI”賬號高調釋放信號,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從技術探索加速邁向量產與商業化落地。伴隨國內外企業同步競速,一條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萬億級新賽道正在加速成型。

(圖片來自特斯拉官方微博)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