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能智芯出品
新思科技二季度(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17.40億美元,同比增長14%,但淨利潤下滑明顯,低於預期,股價因此大跌並啓動裁員計劃。
外部因素如地緣政治和出口限制,以及內部IP業務疲軟和客戶調整影響了表現。收購Ansys後,新思科技的業務擴展至系統仿真領域,帶來長期潛力。

Part 1
財務表現與業務轉型
2025財年第三季度
◎新思科技營收17.40億美元,增長14%,但低於市場預期的17.7億美元。
◎GAAP淨利潤2.425億美元,同比降43%;
◎非GAAP淨利潤5.489億美元,增長2.5%。
財報發佈後,股價盤後跌近19%,次日跌35%,創上市以來最大跌幅。利潤下滑反映成本壓力增大,尤其收購Ansys後的整合費用。
IP業務投入未見回報,加重財務負擔。EDA工具部門表現穩健,支撐收入增長,但設計IP部門拖後腿,客戶需求受出口限制和戰略調整影響,訂單轉化不佳。
Ansys並表後,公司從EDA工具擴展至工程仿真,產品線更廣。
長期看,這能增強客戶黏性,但短期整合成本高,團隊協同和市場定位調整帶來波動。
全年指引顯示營收70.3億至70.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但EDA和IP行業面臨出口管制、客戶集中和高成本挑戰,需持續應對。
爲什麼這麼大的影響,和長期的增長有很大的關係。
Part 2
外部環境與戰略調整的多重考驗
外部環境加劇了新思科技的壓力。首席執行官指出,業績受美國出口限制、中國市場項目延誤、大客戶戰略調整和內部決策失誤影響。
◎出口管制打壓中國市場,2024財年佔16%收入的客戶項目推遲。雖有放寬,信心受損,未來幾年增長或受限。
◎代工廠客戶調整中,英特爾可能優先自用18A製程,影響新思IP投資回報,暴露客戶依賴風險。
內部,公司宣佈全球裁員10%,優化成本,聚焦高價值領域。通過精簡流程和AI工具提升效率,爲長期競爭力做準備。
Ansys收購擴展業務至系統仿真,但需協調產品線,避免內部競爭,考驗管理能力。
外部壓力和戰略調整讓短期波動加劇,裁員和重組爲長期競爭力鋪路,關鍵在穩住客戶和找新市場。
小結
新思科技遇到的問題是“收入漲、利潤壓、戰略轉”的特點,出口限制、客戶調整和IP疲軟導致股價跌和裁員,但Ansys收購和業務擴展帶來長期機會,隨着芯片產業的變化正處轉型關鍵期,短期陣痛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