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擱淺

期貨日報網
昨天

本報訊(記者 楊美)9月9日24時,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啓。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本輪成品油調價週期內(8月26日—9月8日)國際油價先揚後抑。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測算,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

“近期,油價在地緣擾動與OPEC+增產等因素主導下波動有所加大,但仍未脫離近一個月的震盪區間,布倫特油價處於65美元/桶至70美元/桶震盪。”中信期貨能源化工組研究員李雲旭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使本輪調價週期內原油變化率收窄,國內成品油調價進而擱淺。

據記者瞭解,近期,OPEC+的增產計劃成爲國際原油市場關注的焦點。在上週末的OPEC+會議上,8個成員國作出決定,自10月開始將原油產量配額在9月產量的基礎上增加13.7萬桶/日。會議還提及,根據市場形勢變化,2023年4月宣佈的165萬桶/日的減產量可能會部分或逐步全部恢復。

“這一增產計劃顯示出沙特進一步爭奪原油市場份額的決心。”光大期貨能源化工分析師杜冰沁告訴記者,9月8日,除阿爾及利亞和沙特外,剩餘的6個OPEC+成員國宣佈了從今年8月到明年6月期間超產的補償計劃。其中,科威特9月將減少3萬桶/日作爲補償,10月需要補償的還剩下5個國家。數據顯示,10月這5個國家產量總計要在配額中扣減23.5萬桶/日。這對原油市場而言,未來供應壓力將進一步加大。不過,具體的影響程度還需關注OPEC+增產的實際兌現情況。

李雲旭介紹,OPEC月報數據顯示,2025年4月至7月,OPEC+成員國累計增產89.2萬桶/日,與考慮補償減產情形下的淨配額增量91.5萬桶/日相比十分接近。

除了OPEC+增產,記者注意到,美國原油庫存的變化也對國際原油市場產生了重要影響。上週,EIA和API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增加,汽油庫存下降,但餾分油庫存增加,開工率稍有下滑,原油淨進口量大增。

“從具體數據來看,當前美國原油庫存同比高出0.57%,比近五年同期低4%;汽油庫存比近五年同期低2%;餾分油庫存比近五年同期低13%。”杜冰沁分析表示,隨着夏季用油旺季結束,全球原油市場供應壓力增加,庫存或逐步累積。這意味着市場上的原油供應相對充足,而需求增長乏力,將對油價形成一定的壓制。

展望後市,李雲旭表示,在基本面承壓的背景下,油價可能逐步走弱。今年以來,油價中樞下移使美國原油產量預期由增長轉向持平。整體來看,在供給充足的預期下,供應端只有實質性減量才能結束油價下跌。若海外原油庫存累積兌現,將繼續給油價帶來壓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