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期貨:協同創新合作,打通期市對外開放的關鍵節點

期貨日報網
09/10

南華期貨作爲國內期貨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爲核心導向,聚焦期貨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進程中的關鍵問題,致力於通過協同創新打通行業發展堵點,爲實體企業參與國際市場、規避經營風險提供有力支撐。日前,南華期貨重點圍繞境內外交易所深度合作、有效管理跨境風險、國際化合約品種設計以及優化跨境服務生態等核心議題探索實踐,旨在以期市開放的深化,更好適配實體企業在全球化經營中的風險管理與定價需求。

在創新合作模式方面,南華期貨國際一部市場總監張洋就產品互掛、清算互通、技術共享等領域提出了建設性建議。他表示:“推動境內外交易所合作模式創新,本質是爲了讓期貨工具更精準覆蓋實體企業的跨境業務場景,深化市場互聯是服務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路徑。”他認爲,境內外交易所應進一步拓展產品互掛2.0模式,打造更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平臺,可參照大連商品交易所與馬來西亞衍生產品交易所(BMD)豆油期貨結算價互掛的成功經驗,推動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貨、迪拜海灣商品交易所(GME)或巴西B3交易所等糖產品主要產銷區所在地的交易所進行深化合作,實現產品互掛。這一舉措能有效覆蓋中東、巴西等全球重要糖貿易區域的需求,幫助國內糖企在進口採購、出口銷售環節規避跨境價格波動風險,爲糖產業鏈實體經濟穩定經營保駕護航。

在現有結算價授權合作基礎上,張洋還建議,可探索設立聯合交割倉庫。他表示,可借鑑LME在香港設立交割庫的經驗,於新加坡及其他自貿港增設交割設施,實現“一次交易、兩地交割”的便利模式。此舉能顯著縮短實體企業跨境交割的時間週期,減少物流與倉儲成本,提升市場流動性。

風險管理是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職能,南華期貨在這一領域提出了更爲系統的解決方案。張洋表示,需構建更加完善的跨境風險監測體系,加強監管協同,從源頭爲實體企業築牢風險“防火牆”。具體而言,可引入“跨境頭寸熱力圖”機制,對境內外關聯品種的頭寸進行實時監測,精準識別和預警跨市場逼倉等風險情形,提升風險管理的主動性和有效性,幫助實體企業有效防範和化解國際市場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

在提升“中國價格”影響力、更好服務實體產業需求方面,南華期貨有着清晰的佈局思路。張洋認爲,國內拓展國際化品種應優先聚焦與中國實體產業緊密相關的領域,其中,航運指數期貨(掛鉤中國進出口運價)與碳酸鋰期貨(綁定新能源產業鏈)是關鍵方向。推動這兩類期貨品種的國際化,能讓“中國價格”更準確反映國內產業的供求關係,爲實體企業提供更貼合自身需求的全球定價參考,幫助企業在國際貿易談判與原材料採購中掌握更多主動權。同時,爲適配國際投資者交易習慣,他建議進一步優化合約規則,如適當延長部分熱點國際化品種的夜盤交易時間,覆蓋倫敦、紐約等主要市場的主力交易時段,提升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市場的便利性和吸引力。

此外,張洋還提到,希望未來中資企業在面向國際市場的時候能更好地聯合服務。“期貨公司、銀行等中介機構可以凝聚合力,共同提升跨境服務生態,從而吸引全球投資者參與,這需要多方力量協同努力。”他建議,具備境外業務能力的期貨公司、託管銀行、境外中介機構應協同發力,以客戶需求爲根本,在境內現行法律框架下爲大型境外機構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作爲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爲使命的期貨機構,南華期貨將持續發揮自身在跨境業務、產品創新、風險管理等領域的專業優勢,以協同創新爲抓手,不斷深化跨境合作與業務創新,助力中國期貨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