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議徵收外包稅令印度 IT 業緊張不安

路透中文
09/11
美國提議徵收外包稅令印度 IT 業緊張不安

許多大牌美國公司依賴印度外包服務

向僱傭海外員工而非美國人的美國公司徵稅的法案已提交討論

審議可能促使企業推遲簽署 IT 合同

專家稱,企業將遊說反對該法案,並採取法律行動

Haripriya Suresh/Urvi Dugar

路透社班加羅爾9月11日 - 分析師和律師表示,印度龐大的 IT 行業將面臨一段漫長的不確定時期,在美國就對使用國外外包服務的美國公司徵收 25% 稅收的提案進行辯論的同時,客戶將推遲或重新談判合同。

他們說,該法案雖然不太可能以雛形獲得通過,但將逐步改變世界最大外包市場中大牌公司購買 IT 服務的方式,因此該行業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分析師和律師們說,儘管如此,由於美國公司必須繳稅,那些嚴重依賴海外 IT 服務的公司很可能會反擊,爲廣泛的遊說和法律戰創造條件。

三十多年來,印度價值2,830億美元的信息技術行業一直在蓬勃發展,出口軟件服務,知名客戶包括蘋果AAPL.O美國運通AXP.N思科CSCO.O花旗集團C.N聯邦快遞FDX.N家得寶HD.N。它已增長到佔國內生產總值的 7% 以上。

然而,它也因印度低成本工人失業而在客戶國招致批評。

上週,美國共和黨參議員伯尼-莫雷諾(Bernie Moreno)提出了《僱傭法案》(HIRE Act (link)),建議對僱傭外國工人而不僱傭美國人的公司徵稅,稅收收入用於美國勞動力發展。該法案還試圖禁止公司將外包費用作爲免稅支出。

對於印度的 IT 行業來說,該法案出臺的時機再糟糕不過了,因爲在通脹壓力和關稅不確定性的影響下,客戶推遲了非必要的技術支出,印度的 IT 行業正在其主要的美國市場上苦苦掙扎,收入增長乏力 (link)。

"安永印度合規主管 Jignesh Thakkar 說:"《僱傭法案》提出的全面變革可能會改變外包的經濟效益,並大幅增加與國際服務合同相關的稅負。

Thakkar 說,在某些情況下,聯邦、州和地方稅合計可能會使外包付款的徵稅率高達 60%。

"Cyril Amarchand Mangaldas 公司合夥人阿倫-普拉布(Arun Prabhu)說:"雖然這項黨派提案最初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它最終是一項人爲成本,會降低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即便如此,這一想法還是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本月,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轉發了極右翼活動家傑克-波索比克(Jack Posobiec)的呼籲,要求 (link),而不僅僅是對商品徵收關稅。

"當政治噪音轉化爲監管風險時,客戶會迅速採取應急措施,重新定價,並要求靈活交貨,"HFS 研究部總裁 Saurabh Gupta 說。

"古普塔說:"客戶只需花更長的時間簽約,更長的時間續約,更長的時間投入轉型資金。

行業機構Nasscom和IT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NS、Infosys INFY.NS、HCLTech HCLT.NS、Tech Mahindra TEML.NS、Wipro WIPR.NS和LTIMindtree LTIM.NS沒有回應就法案影響發表評論的請求。

反彈呼之欲出

法律專家和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如果擬議法案獲得通過,公司很可能會大力遊說,反對該法案,並對其提出法律挑戰。

"Alcorn Immigration Law 首席執行官索菲-阿爾科恩(Sophie Alcorn)說:"這樣的法案很可能會遭到嚴重依賴外包的美國公司的強烈反對,如果法案獲得通過成爲法律,這些公司很可能會提起訴訟,對法案的各個方面提出質疑。

專家們說,鑑於執行法案條款的實際障礙,不太可能實施全面限制。

"HFS Research 首席執行官菲爾-弗什特(Phil Fersht)說:"更有可能的是一個淡化的版本,規定範圍更窄或延遲執行。

該法案還可能影響美國公司的全球能力中心(GCCs),這些中心已從低成本的離岸後臺辦公室發展成爲支持運營、財務、研發的高價值創新中心。

"Everest Group 合夥人尤加爾-喬希(Yugal Joshi)說:"很難從現有工作中撤出,但新的設立和擴張可能會受到影響。

CAM 的合夥人 Bharath Reddy 說,擬議的稅收將影響成本套利優勢,而成本套利優勢是建立海灣合作委員會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他說:"然而,美國缺乏適當的人力資本仍將是一個問題,在不久的將來,只有通過外包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爲便利非英文母語者,路透將其報導自動化翻譯爲數種其他語言。由於自動化翻譯可能有誤,或未能包含所需語境,路透不保證自動化翻譯文本的準確性,僅是爲了便利讀者而提供自動化翻譯。對於因爲使用自動化翻譯功能而造成的任何損害或損失,路透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