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幾年前,“鑽吧,寶貝,鑽吧”只是美國頁岩油行業的流行口號,當時行業每年提高產量約100萬桶/天。如今,這一口號已成爲特朗普政府的官方能源政策。CWG Markets外匯認爲,美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押注特朗普連任總統,向其競選活動和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贈了數百萬美元。如今,油企迎來了最友好的政府,行政當局迅速採取措施支持化石能源產業,包括在上任第一天簽署的行政命令。
新政策主要包括開放大面積公共土地和近海區域進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回退一系列環保法規,以及環境保護署(EPA)對2009年氣候立法依據的審查。CWG Markets外匯表示,這些政策對於美國油氣行業而言具有重大利好。此外,新通過的《一體化能源法案》顯然偏向化石能源,同時增加了風能和太陽能在公共土地上開發的難度,併爲石油行業提供更多稅收優惠。
美國能源政策議程對油氣生產商而言堪稱“夢想成真”。從墨西哥灣到阿拉斯加,大型租賃拍賣陸續展開;液化天然氣(LNG)行業獲得了拜登政府暫停出口項目審批的解除;管道運營商也受益於行政當局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審批。CWG Markets外匯認爲,這些措施短期內可能支撐產量增長,但油價走勢仍是行業關注的核心。
然而,油企利益與特朗普希望保持低油價的目標並非完全一致。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並不歡迎可能推高成本的不可預測貿易和關稅政策。根據達拉斯聯儲對能源行業的調查,一些高管匿名錶示,美國的貿易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商品市場是一種災難,“鑽吧,寶貝,鑽吧”只是一個神話般的民粹口號。在油價約50美元/桶時,鑽井活動可能減少,就業下降,美國石油產量可能下滑。
自總統就職以來,美國油價已從76美元/桶降至約62美元/桶。部分油企已向總統表達低油價帶來的風險:雖然總統希望油價低於40美元/桶,但油企認爲這會導致破產並抑制長期產量。CWG Markets外匯表示,分析師預計,由於供應過剩,油價明年初可能跌破60美元,甚至接近50美元/桶。面對接近盈虧平衡線的價格,頁岩油企業正採取觀望策略,通過提高效率維持產量,同時削減資本支出。
美國油企當前策略更依賴油價及市場短期供需平衡,而非總統的政策口號。CWG Markets外匯認爲,儘管行政當局通過放鬆監管和提供新鑽探機會支撐行業,但產量峯值可能已接近,投資者對油價反彈的信心依然有限。美國油企保持耐心,通過減少鑽井活動和推遲井口完井來節約開支,同時依靠效率提升維持產量。
總體來看,CWG Markets外匯認爲,美國能源政策短期內對石油供應和產量具有支持作用,但油價仍受市場供需、國際產量和政策不確定性的制約。投資者在關注政策紅利的同時,應保持對油價波動的謹慎態度。
責任編輯: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