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滬指盤中一度突破前高續創逾10年新高,但受大金融午後走弱拖累,收盤轉跌0.12%報3870.6點,周漲1.52%,創業板指跌1.09%,周漲2.1%。全市場成交額小幅放量800億至2.5萬億,AI硬件板塊溫和回調,寒武紀強勢收漲7%,盤中股價再次超越茅臺。 毋庸置疑,本週最亮眼的依舊是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科技題材,尤其是週四由甲骨文“海嘯級”訂單引爆A股AI的全面狂歡,人工智能AIETF(515070)本週強勢上漲6.39%,機器人ETF(562500)緊隨其後,周漲4.36%。 隨着算力主線的持續爆發,人形機器人作爲AI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也與AI主線形成了良好共振,本週機器人產業端迎來諸多催化劑: ①週一,特斯拉開通TeslaAI官方微博,首條微博展示人形機器人“Optimus 3”,帶動板塊強勢上漲。 ②本週三,人形機器人板塊午後異軍突起,催化劑源於馬斯克在“All-In”峯會上透露了關於Optimus v3版本的核心信息,指向“缺乏供應鏈”,“執行器”成爲新的關鍵詞。市場還傳聞特斯拉機器人將採用成本更優的鎂合金替代PEEK材料。 ③螞蟻集團旗下靈波科技R1機器人、松延動力仿生機器人等人形機器人多場景應用集中亮相2025外灘大會。 ④工信部將研究出臺“人工智能+製造”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加快推進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等前沿終端產品發展。 ⑤9月8日,自變量機器人近日完成近10億元A+輪融資,由阿里雲領投;京東等入股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千尋智能。 本週人形機器人產業呈現“技術驗證 - 場景落地 - 政策支持”的發展態勢:外灘大會應用展示、優必選大單凸顯商業化突破,政策與資本則爲規模化量產提供保障。成本控制與場景應用仍是行業共性挑戰,未來需關注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量產進度、宇樹科技IPO招股書披露等關鍵信息,以判斷產業升級的真實進度。 值得關注的產品: “吸金第一”的機器人ETF(562500):本週前四個交易日繼續領先同類產品,獲資金淨流入2.03億元,今年合計淨流入108.09億元,穩居同類產品第一,權重股包含匯川技術(工業機器人龍頭)、綠的諧波(全球諧波減速器龍頭)、拓普集團(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核心供應商)和石頭科技(服務機器人龍頭)等。 AI全產業鏈:人工智能AIETF(515070),今年合計淨流入29.97億元,權重股覆蓋AI芯片(寒武紀)、算力基礎設施(中科曙光、新易盛、中際旭創)、算法應用(科大訊飛)等全產業鏈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