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需求旺盛,臺積電8月營收激增34%

集微網
09/11

1.AI芯片需求旺盛,臺積電8月營收激增34%

2.馬斯克腦機公司Neuralink:已爲全球12人植入芯片

3.一筆帶過、匆匆提及,蘋果發佈會幾乎聽不到AI

4.iPhone Air或成升級週期催化劑,投行上調蘋果目標股價

5.CPO成半導體新戰場! 英偉達揪臺積電搶攻 供應鏈要角一次看

6.西安光機所攜“硬實力”亮相中國光博會 科研與產業成果雙向賦能光電領域

1.AI芯片需求旺盛,臺積電8月營收激增34%

臺積電9月10日公佈最新營收報告,8月合併營收約爲3357.72億元新臺幣,較上月增加了3.9%,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3.8%,創單月曆史次高以及歷年同期新高,表明全球對尖端AI硅片的需求持續增長。

臺積電累計2025年1至8月營收約爲24319.83億元新臺幣,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7.1%。

臺積電是後ChatGPT時代人工智能熱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因爲它在英偉達加速器的生產中發揮着核心作用。臺積電也是全球最大的最先進芯片生產商,其芯片爲蘋果公司的iPhone提供芯片。

人工智能的持續增長讓投資者更加相信,未來幾年人工智能支出將持續增長,這得益於該技術的廣泛應用。週二,甲骨文公司(Oracle)公佈了積極的雲業務前景,激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的希望,其股價飆升至歷史新高。上週,博通公司股價上漲,此前有報道稱,該公司已獲得與OpenAI聯合開發的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芯片訂單。

2.馬斯克腦機公司Neuralink:已爲全球12人植入芯片

Neuralink

北京時間9月10日,據路透社報道,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週二表示,該公司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爲12人植入其芯片。

這較6月份時宣佈的數字有所增長。今年6月,Neuralink合作伙伴巴羅神經學研究所稱,已有7名嚴重癱瘓的患者接受了Neuralink的植入物,並正在使用它們通過意念控制數字設備和物理設備。

Neuralink公司週二在社交平臺X上表示,這些患者累計使用其設備達2000天,總使用時長超過1.5萬小時。今年7月,Neuralink宣佈將在英國啓動芯片臨牀試驗,並與倫敦大學學院醫院和紐卡斯爾醫院合作開展研究。

今年6月,Neuralink在一輪融資中獲得了6.5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3.一筆帶過、匆匆提及,蘋果發佈會幾乎聽不到AI

蘋果AI

北京時間9月10日,據科技網站TheVerge報道,蘋果備受期待的秋季發佈會帶來了關於AirPods、Apple Watch、iPhone等多項硬件的更新消息。但整場發佈會時間明顯比往常短,僅爲1小時15分鐘,其中一個重要的熱詞卻在大部分宣傳中缺席了:人工智能(AI)。

儘管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表示,公司“正在實現iPhone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躍”,但這場新款iPhone發佈會上僅草草提及了Apple Intelligence系統。

這次發佈會與iPhone 16去年發佈時蘋果對AI的大肆宣傳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蘋果承諾的部分AI旗艦功能未能如期推出,導致公衆失望。

今年,蘋果更多地談論AI在後臺如何驅動功能,而較少強調將AI直接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這與上個月谷歌Pixel 10的發佈會以及三星1月份的發佈會形成對比。蘋果在AI智能體佈局方面落後,不足以將這一輔助工具置於舞臺中心,因此這次發佈會更多聚焦於硬件,以及AI如何在幕後提供支持。

蘋果在發佈新款Apple Watch時,對AI的提及同樣顯得倉促。高管們強調,蘋果的機器學習算法能夠在30天內分析用戶血壓對心跳的反應。這依託於涵蓋超過10萬名參與者的一系列研究。

長期以來,蘋果一直因在AI競賽中落後而備受批評。最近至少有10名員工從其AI研究部門離職,其中上週就有4人,不少人跳槽到了Meta、OpenAI等對手那裏。

4.iPhone Air或成升級週期催化劑,投行上調蘋果目標股價

iPhone Air

北京時間9月10日,據科技網站AppleInsider報道,美國投行Evercore旗下研究機構Evercore ISI發佈研報稱,蘋果的新款iPhone Air將成爲拖延已久的升級週期的催化劑,並略微上調了蘋果股票的目標價。不過,歷史經驗表明,這一判斷存在一定風險。

根據Evercore在9月9日發給投資者的一份研報,該公司將蘋果股票目標價從250美元上調至260美元。分析師認爲,iPhone 17系列,尤其是新推出的iPhone Air,在設計上有足夠變化,能夠重新激發市場需求。

Evercore總結了蘋果發佈會的五大要點。分析師認爲,這些舉措標誌着iPhone銷售開啓了一個新的多年發展規劃。他們重點介紹了iPhone Air。這款手機定價爲999美元,比其他機型更輕更薄。Evercore將它直接與MacBook Air作比較,後者在2008年推出時曾對蘋果筆記本陣容的轉型產生重大影響,但當時市場反應平平。

Evercore還對蘋果在高通脹環境下堅持價格不變表示歡迎。iPhone Air定價爲999美元,而iPhone17 Pro起售價爲1099美元。分析師表示,蘋果此舉是一項戰略性操作,旨在保持用戶對其生態系統的忠誠度。他們認爲,這也讓蘋果在與Android手機競爭時處於更有利的位置,例如三星的Galaxy S25 Ultra和谷歌的Pixel 9 Pro。

5.CPO成半導體新戰場! 英偉達揪臺積電搶攻 供應鏈要角一次看

人工智能(AI)運算需求爆發式成長,共封裝光學(CPO)技術成爲半導體產業新戰場,2026年將切入英偉達Rubin系列,產值上看百億美元。 SEMICON Taiwan 2025前夕,硅光子國際論壇率先揭開序幕,臺積電與英偉達(NVIDIA)再度攜手,搶攻AI數據中心超級運算龐大商機。

法人分析,隨着英偉達Rubin架構與CPO技術大舉導入,相關臺廠有望成爲最大贏家。 其中,波若威、光聖在光纖組件與連接器領域具備領先地位; 志聖、弘塑、辛耘則切入封裝與測試設備供應鏈; 旺硅、穎崴掌握高速測試解決方案。 這些公司不僅有望直接受惠英偉達與臺積電的合作,也可能因CPO標準化後,進一步進入國際數據中心供應鏈。

去年被視爲硅光子產業啓蒙年,臺積電研發副總徐國晉表示,隨技術進展,未來幾年硅光子需求可望呈倍數成長。 硅光子最大價值在於提升能源效率,目前臺積電已在多項技術上取得突破。

臺積電處長黃士芬指出,AI運算的發展導致“內存牆”效應日益嚴重,傳統電氣互連無法應付超大規模資料傳輸。 硅光子則能透過三路徑擴張:波長分工多工(WDM)、單波長速率提升、先進調變技術。 其中,馬赫-曾德爾調變器(MZM)適合高速高功率場景,微環調變器(MRM)則兼具小尺寸與高密度優勢,成爲CPO實現高效傳輸的核心元件。

黃士芬強調,臺積電已建立完整製程設計套件(PDK),涵蓋波導、分光器、波長合波器等模組,顯示其在光子集成電路(PIC)製造的技術實力。 隨着異質整合與先進封裝成熟,臺積電正積極推進光學解決方案的落地。

英偉達打造多重網絡架構,包括NVLink用於連接GPU芯片、InfiniBand和Spectrum-X以太網用於擴展運算基礎設施,而臺積電提供英偉達最強火力支援。 英偉達網絡部門資深副總裁Gilad Shainer指出,英偉達的Rubin架構所採用之CPO,利用微環調變器,將功耗效率提升3.5倍,網絡彈性提升10倍。 未來CPO技術透過將光學引擎直接整合至芯片封裝中,大幅縮短訊號傳輸距離、降低功耗並提升系統密度,成爲解決AI運算瓶頸關鍵技術。

市場數據也呼應這股熱潮,法人指出,若Rubin架構全面導入,最快2026年起將形成百億美元級新藍海,2030年CPO佔高速資料傳輸解決方案比重可望突破50%,將帶動硅光子組件、先進封裝與網絡設備廠同步受惠。

6.西安光機所攜“硬實力”亮相中國光博會 科研與產業成果雙向賦能光電領域

9月10日-12日,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 中國光博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西安光機所”)以“瞬見萬象 光創未來”爲主題參展,集中展示光譜成像、超快光學、光子功能材料與器件等領域的新產品、新裝備。

西安光機所展區

前沿裝備集中亮相,覆蓋多領域應用場景

作爲全球光技術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展會之一,本屆光博會吸引全球超3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800家知名企業參展,集中展示“光智造”技術的最新成果。其中,西安光機所重點推出的光譜儀系列產品備受關注。

據西安光機所科研人員介紹,顯微高光譜成像儀可同步獲取樣本二維高空間分辨率圖像與一維高光譜分辨率信息,結合 AI 識別算法就能實現定量化分析,在疾病機理探索領域具備原理性技術優勢。地面便攜式高光譜成像儀主打小型化、輕量化設計,一鍵參數設置即可完成自動曝光、對焦及數據採集,便捷服務於目標識別、工業檢測、智慧農業等場景。同步定標光譜儀融合金屬自由曲面與曲面棱鏡技術,能爲衛星主載荷提供高精度絕對輻射基準溯源數據,是超輕小型可見 - 短波一體化的關鍵設備。

光譜儀系列產品

除光譜技術相關成果外,西安光機所還同步展出多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前沿技術裝備。如可快速分析 LNG 組分的拉曼光譜技術在線檢測系統,能實時無接觸測量視線方向與注視點、適配腦機交互及多模態數據標註的高精度眼動追蹤設備,具備高自由度、高光利用率、可服務地質勘探與精準農業的高光譜成像先進光學元件,可突破傳輸距離限制、助力計算節點規模擴容的光互連技術,以及擁有一體化雜散光仿真分析與測量能力的測試設備,全面覆蓋光學技術在能源、醫療、農業、航天等領域的應用場景。

基於拉曼光譜技術的LNG 組分在線檢測系統

解讀“AI + 光學”,爲計算成像拓新路徑

在展會同期舉辦的“2025 全球精密光學智能製造論壇 —— 計算光學成像技術創新論壇”上,西安光機所副所長邵曉鵬圍繞“‘AI + 光學’爲計算成像帶來的新機遇”作主題報告。

報告中,他系統性地闡述了“AI + 光學”的整體框架設計,深入探討AI賦能光學技術創新的路徑與前景。他從極端環境對光學成像技術的不利影響現實問題出發,深度剖析“AI + 光學”體系構建的時代背景和必要性,並以光學信息相干、極簡光學系統等典型案例爲切入點,闡明瞭這一融合思想在促進光學設備從傳統“精密機械”向“智能信息終端”轉變方面帶來的顛覆性變化。與此同時,他展望了“AI + 光學”與低空經濟、商業航天、高端儀器等前沿產業深度融合的發展前景。

他指出,“AI + 光學”不僅是技術融合的趨勢,更是推動光學技術智能化和產業化的關鍵引擎,將在推動未來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升級注入巨大創新潛力。

熱點聚焦:

1.美機構啓動撤銷7家中國測試實驗室資格;

2.科技巨頭在華裁員!波及上海、廈門部門

3.首發即千萬級!又一半導體大廠打入蘋果穿戴

4.中國投入千億,加速芯片設備國產化!

5.高通CEO直言“英特爾不是選項”!

6.兩款國產GPU芯片最新進展曝光!

7.重磅!美國撤銷臺積電南京廠設備豁免

8.一家止步C輪融資的企業,最終走向破產審查

球分享

球點贊

球在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