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科技的修復何時來?

金融界
09/11

在南向資金持續不斷流入、美國新一輪降息週期有望啓動的背景下,港股9月或迎內外資共振,而外部流動性敏感、此前受壓制較多的港股科技板塊則有望迎來“補漲”行情。

華夏投顧整理,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大舉加倉港股,淨買入金額超萬億港元,大幅超過去年全年淨買入額

數據統計,今年1月1日至9月5日,南向資金年內淨買入額超10100億港元,再度刷新歷史紀錄。自開通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額超4.7萬億港元。

從淨買入股票來看,截至09-05的近30個交易日當中,南向資金淨買入前5名公司分別爲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美團中國人壽、地平線機器人,淨買入額介於224.02億港元至23.70億港元之間,淨買入前3名均超80億港元。

此外,截至9月5日,阿里巴巴連續11個交易日獲南向資金淨買入,期間淨買額超195億港元。該數據或側面體現出南向資金近期更爲青睞港股AI領域的部分核心資產

海通證券認爲,港股稀缺性資產在當前宏觀偏弱環境下具備較強吸引力,年內南向資金或仍有一定增量空間,預計全年南向資金淨流入規模有望超1.2萬億元。

此外,南向資金已成爲港股市場上一支重要的交易力量。根據港交所統計:2025年8月,港股通(股票及ETF)日均成交額爲1551.5億港元,佔大市總日均成交額(2790.98億港元)的比重已高達55.6%。

估值方面,截至9月5日,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標的指數的最新估值(PETTM)僅21.80倍,處於指數2020年7月27日發佈以來約22.5%的估值分位點,即當前估值低於指數發佈以來77%以上的時間,恒生科技指數仍處於歷史相對低估區間。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09-05

國泰海通指出,目前港股科技板塊估值並不算高,隨着AI引領科技週期向上,具有稀缺性的港股科技龍頭向上空間或更大

二季度以來港股科技板塊表現震盪偏弱,主因互聯網資本開支不及預期,以及“外賣大戰”對於部分互聯網平臺企業盈利帶來的負面影響。近期這一壓制因素或已有所改善:一是中美貿易邊際緩和下,科技出口管制鬆動;二是“外賣大戰”對於互聯網企業影響可能已接近尾聲,發改委等部門起草《互聯網平臺價格行爲規則》規範互聯網平臺價格競爭。近期港股科技資金面已出現積極變化,長短線外資一致性流入港股科技板塊。

往後看,港股科技龍頭廣泛分佈於AI產業,隨着AI產業趨勢進一步確認,港股科技龍頭將充分受益於AI產業變革紅利,港股科技龍頭向上彈性或更大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