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版塊持續爆火!能否誕生下一個十倍股?

格隆匯
09/12

作者 | 遠禾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今年以來,影視股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初哪吒2熱映,帶來影視股集中爆發。

近兩個月來,先是《南京照相館》點燃暑期檔,後又有21條”政策出臺拯救影視市場。

最近,還未上映的《731》已經收穫4000萬預售票房,再次點燃影視板塊。

然而不難發現,儘管今年以來影視板塊熱度持續提升,卻仍舊僅限於週期性行情,爆款相當難得。

放眼美股,奈飛卻已經成爲比肩幾大傳統科技公司的互聯網巨頭,股價更是扶搖直上。

那麼,國內的“奈飛”,到底在哪兒?

01


過往影視板塊關注度一直較低,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Wind數據顯示,整個2024年,A股影視板塊僅有4只個股股價上漲。

但今年以來,伴隨着影視板塊持續的利好刺激,影視板塊的熱度顯著提升。

今年上半年扭虧爲盈、僅盈利0.11億元的檸萌影視,年內股價累計上漲超70%。上半年沒有作品產出的慈文傳媒,年內股價也累計漲58.8%

連上半年營收雙降,淨利潤同比下滑118.42%稻草熊娛樂,股價年內上漲20%

可見,如今市場對於影視板塊的投資邏輯已經有所改變。

8月中旬,廣電總局印發“21取消了過往對於劇集製作的一系列限制,消息一出幾大影視製作公司直接漲停,可見資本對於影視板塊的熱情。

而最近一波行情,來自於暑期檔超預期的票房,加之即將到來的中秋疊加國慶檔期,因此,影視院線板塊熱度顯著升溫。

目前來看,國內院線產業,在區域分化的同時,市場份額正在逐漸朝頭部集中,萬達、中影、大地等頭部院線佔據超四成市場份額

因此,資金正在逐漸流向幸福藍海金逸影視等市場份額穩定增長的頭部院線企業。

不過,作爲影視產業的下游行業,院線的增長,仍舊需要優質內容的不斷供應。

難以提供長期穩定的優質內容供應,正是如今整個影視院線行業,從製作公司到院線和平臺,無法長期維持漲勢的最重要原因。

以目前全球最大的流媒體巨頭奈飛爲例,儘管此前奈飛曾推出《魷魚遊戲》這樣的全球爆款,但《魷魚遊戲》系列的續作,表現就相對平平。

然而在資本市場上,奈飛的漲勢已經超越Meta在內的一衆科技巨頭。

自今年年初以來,奈飛股價已經累計上漲超40%。而放眼過去,從2022年至今,奈飛股價已經上漲7倍。

而以市值來看,奈飛的營收和市值幾乎是國內長視頻平臺以及影視公司市值的百倍以上。

奈飛在提升營收和淨利潤上所幹的那些事——增加廣告、打擊共享賬戶、提升會員定價,實際上,也正是國內長視頻平臺正在做的。

那麼,奈飛和國內的公司究竟差在哪兒呢?

用戶數量的差異、經營地區的差異,這些均是奈飛優於國內影視公司的地方,但仍舊難以解釋,爲何過往內地影視公司如此低迷,市值和營收差額如此巨大。

關鍵點仍舊在於,內容。

奈飛平臺現象級爆款繁多,而內容的潛力是無限的。

正如樂視,儘管賈躍亭早已跑路,但憑藉着一部《甄嬛傳》,樂視已經能夠樂享其成,可見內容的不朽魅力。

不論對於長視頻平臺,還是影視院線公司,用戶願意付費,絕不是因爲票價低、會員便宜,僅僅是因爲平臺上有他們願意買單的內容。

影視院線行業,均是內容爲王。


02


在過去半年情緒消費成爲資本市場熱點之時,實際上,影視,同樣是情緒消費的一個出口。

目前,奈飛估值已超53倍,這樣顯著偏高的估值背後,固然有奈飛在流媒體市場的絕對優勢——

Statista數據顯示,2025年奈飛用戶數已經超過3.016億,佔據全球最大流媒體服務市場份額。

但同樣,明顯偏高的估值,也來源於市場對於奈飛持續推出優質作品的能力的肯定,以及優質內容獨特的穿越週期的魅力。

儘管沒有《魷魚遊戲》一樣的爆款,但是今年以來,奈飛也推出了《苦盡柑來遇見你》、《白宮殺人事件》等一批佳作。

對於奈飛而言,內容庫的廣度和AI技術驅動,正是奈飛的護城河。

也是因此,哪怕奈飛投資失利的作品也並不少見,但其豐富多樣的內容庫,仍舊能夠助推奈飛的業績增長。

目前,奈飛已經不再公佈用戶數的相關數據,而是將焦點轉向賺錢和用戶留存。

某種意義上,奈飛已經不再將增長寄希望於用戶增長,而是通過優質內容保證用戶留存。

而在第二季度財報中,奈飛再次超過預期——

營收110.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9%,比分析師預期高 2282 萬美元;攤薄後每股收益 7.19 美元,同比增長 47.3%,比預期高 0.10 美元。

不僅如此,奈飛還產生了22.7 億美元自由現金流,儘管環比下降,但比去年同期的 12.1 億美元大幅增長。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大多數影視公司仍然在虧損和溫飽線上掙扎。

哪怕各大影視院線公司積極開拓非票收入作爲新的增長極之時,IP衍生品,同樣也建立在優質內容的基礎之上。

對於影視公司來說,內容,始終是核心競爭力。

目前,國內視頻平臺並非缺乏爆款,但絕大多數平臺內容庫仍舊缺乏深度。

國內長視頻平臺被詬病的日更模式,正是內容深度欠缺的一個縮影。

由於優質內容太少,平臺纔不得不採取日更模式保證用戶留存,同樣也是因爲內容吸引力不足,周播導致的斷更也會導致用戶活躍度大幅下降。

但在奈飛上,劇集採取周播和一次性放出相結合的模式,事實上,只要劇集質量夠好,優質劇集夠多,周播並不會影響用戶活躍度,一次性放出也不會影響用戶留存。

不僅如此,在電影投資上,奈飛同樣製作了相當多的優質電影,截至2024 年,奈飛原創內容佔比超 60%

《西線無戰事》《犬之力》等作品甚至先後提名奧斯卡獎,使得奈飛和電影製作方達成雙贏。

不過,這樣的模式同樣需要考慮市場環境。

目前,中國長視頻市場用戶增長見頂,市場逐漸飽和,各大視頻平臺之間的競爭相當激烈。而電影市場,年輕人進場率大幅下降,中老年人成爲電影院主力。

平臺內容缺乏深度,院線電影投資減少,和目前的市場情況互爲因果,循環往復。

那麼,如何破局?

最終的答案,或許是建立工業化的製作體系,利用技術去推動優質內容的產出。

目前,國內影視行業上下游的公司衆多,但仍舊少有能夠打破影視行業現有框架的公司出現,上下游企業各司其職,難以形成體系化的影視製作、宣發流程。

過往,好萊塢能夠稱霸全球,正是由於其工業化的製作體系。

奈飛則是在這種工業化的影視製作體系之上,使用互聯網技術爲其賦能。

實際上,早在推出自己的第一部原創劇集《紙牌屋》之前,奈飛已經開始對於自己的用戶數據進行分析。

奈飛會結合數據模型和團隊判斷,構建專業的內容推薦模型,預測用戶對於哪一些內容感興趣,願意在哪一類內容上支付,再進行投資和工業化製作。

《紙牌屋》上線首月,網飛用戶新增300萬,全球播放量突破10億次,徹底顛覆了劇集製作與發行的既有規則。

此後,奈飛更是在原創內容上加大投入,2015年,奈飛在內容上的預算就已經高達50億美元,2020年飆升至170億美元,到今年更是預測突破200億美元。

放眼國內,至今仍舊沒有影視公司能夠持續推出爆款,在爆款之後投資失利的影視製作公司數不勝數。

這固然是影視行業的常態,但同樣,也給予頭部企業更多的思考空間。

在互聯網時代,如何擺脫傳統的營收和創作模式,用數據驅動,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將成爲頭部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整個影視行業上下游,需要加大力度打造工業化的影視製作流程,進而持續地產出優質的內容,才能帶動市場,形成正向循環。

03

結語


儘管如今,短視頻、短劇正在搶佔用戶注意力,但與此同時,電影和長劇所代表的長敘事,顯然能夠承載更多能量,收穫更多的情緒消費。

相比短劇和短視頻,長劇和電影擁有更大的公共影響力和穿越週期的能力,這樣的長尾效應,在今年正在被愈發突出。

這也是如今影視板塊的投資邏輯開始有了一定變化的原因。

但當市場的投資邏輯正在從曾經的"賭爆款"轉向業績確定性和技術等的賦能,目前的影視公司卻仍未完全擺脫傳統框架。

伴隨着影視板塊和觀衆注意力的迴流,目前影視行業的頭部企業正在迎來更多機會,然而,只有優質內容的供應真的可持續,影視行業的投資邏輯才能徹底完成轉變。(全文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