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期!股市:一大推動力來了?

市場資訊
11小時前

  A股突破3800點後,上攻的動能明顯減弱,是繼續上行還是調整,市場陷入分歧。

  不過,在這關鍵時期,國外投行仍然堅定看多。

  高盛方面說,中國股市上漲的“一大推動力”仍然是擁有大量儲蓄的散戶投資者。投資者情緒已經顯著改善,中國股市仍有上漲空間。

  摩根大通也說,從2025年7月到明年底,約有2.5萬億元人民幣的額外儲蓄可能流入中國股市,推動股價上漲超過20%。

  最近,高盛策略師團隊上調了對滬深300指數的年終目標價。

  之前我也多次說過,A股這輪行情還沒有走完。現在還沒到,經過一翻調整後,指數繼續上行是大概率的。但9月份以後,指數反彈將進入深化區,最好漲的已經漲了,接下來會是比較難啃的骨頭,爲此,市場的兩個重要變化會更加明顯:

  一是很難是單邊上漲了,更多是波浪式上升的過程。

  二是板塊輪動會非常明顯,前期高位股會進入調整,前期低估值股有機會迎來補漲。

  像港股最近兩個月明顯跑不贏A股,但港股無論是上市公司質量還是估值,優勢並不亞於A股。

  9月份美聯儲開啓今年的首次降息已經是板上釘釘。美聯儲就像是全球最大水源的總水閘。降息相當於把總水閘放開一點,水變多、變便宜了。相對A股,港股更像是一個完全開放的水池,直接連着海洋(全球市場)。水管又粗又大,沒有遮擋。

  加上,港元和美元是聯繫匯率制度,美元降息,港元利率也會跟降,減少了匯率的波動風險,國際投資者更放心。

  所以,美聯儲降息對港股是特大利好,水流直接進入,水池水位(股市)容易快速上漲。特別是對長期依賴融資的創新藥企,將直接降低創新藥企的融資成本,激發研發活力。

  今年以來,創新藥概念表現突出,比如港股通創新藥ETF(520880)跟蹤的恒生港股通創新藥精選指數截至91日大漲115.29%。不過儘管如此,“港股創新藥”估值還在合理區間,PE爲38倍,僅位於40%分位,未來還有空間!

  邏輯很簡單,根據創新藥企業上半年的“成績單”,創新藥商業化已經有明顯成效,部分頭部創新藥企已邁入盈虧平衡的拐點,行業整體慢慢進入到業績支撐階段。在熱門技術賽道如ADC、雙抗、細胞治療等已經具備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9月8日,恒生港股通創新藥精選指數編制方案修訂正式生效。這個指數剔除主營業務在CXO(醫藥外包)的公司,成爲一隻純度100%的創新藥指數。

  剔除醫藥外包服務商後,引進的成份股全部是創新藥研發型企業,純度更高、更能精準地反映創新藥產業,爲港股通創新藥ETF(520880)帶來更大機會。

  儘管今年市場成交量明顯放大,但擁有大量儲蓄的散戶投資者仍將是未來行情的一大推動力。隨着ETF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通過ETF入市,不僅規避個股風險,而且降低入市門檻(如科創板、港股等),讓大家有通過ETF參與港股、科創板的機會。

  截至9月8日,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10287.63億港元,大幅超過去年全年淨流入額。儘管最近兩個月,港股跑輸於A股,但聰明的投資者早就提前佈局。進入9月份以來,市場風格開始有向港股切換的跡象,港股的表現開始好於A股,這讓大家充滿想象:

  今年以來,先是港股行情,之後是A股行情,那麼現在會不會再切換到港股行情,讓我們試目以待。

  注:本文只是作者個人觀點,短期漲跌不預示未來,如提及個股或基金不代表投資建議。投資需謹慎!

  來源:小白讀財經

MACD金叉信號形成,這些股漲勢不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