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美聯儲幾乎肯定降息25基點,為什麼經濟學家爭論不休?

FX168
09/09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聯儲在經過九個月的觀望後,幾乎可以肯定會在即將召開的9月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但這一動作引發大量爭論。背後原因是什麼?

部分爭論源於對經濟前景的看法:美國似乎正進入一個不尋常的階段——經濟增長放緩,但通脹卻偏高。更高的進口商品關稅帶來不確定性,一方面抑制經濟活動,另一方面又推高了物價。

在這種環境下,經濟學家分爲兩派:一派擔心通脹進一步走高,主張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另一派擔心經濟衰退,尤其是在上週五公佈的疲弱就業報告之後,主張更大幅度的降息。

如果沒有滯脹風險,降息的邏輯很簡單:爲防範經濟進一步疲軟。但在滯脹環境中,降息可能會助長通脹。

目前的利率水平(4.255%—4.5%區間)已經足以在某種程度上壓抑需求,因此降息可能刺激經濟活動。但在滯脹環境下,同樣的舉措可能會加劇物價上漲。

上週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8月份僅新增2.2萬個就業崗位,遠低於年初前三個月月均10萬以上的水平。

Bianco Research總裁Jim Bianco反對降息,他認爲在當前經濟環境下,2.2萬個就業崗位可能已經是“最佳水平”。

過去每月10萬個就業崗位被認爲是維持失業率穩定所需的最低增幅,但那時人口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自移民。隨着特朗普總統事實上“關閉邊境”,就業市場可能只需新增2.2萬人就能保持穩定。

Bianco表示,如果勞動力供給無法增加,而美聯儲此時降息,只會推高通脹。

相反,德意志銀行美國首席經濟學家Matthew Luzzetti認爲,近期就業放緩並非源自勞動力供給受限,而是源於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衝擊導致需求疲軟。他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降息25個基點。

渣打銀行北美宏觀策略主管Steve Englander則主張美聯儲應在9月直接降息50個基點。他指出,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動態掩蓋了真實的疲軟。

他強調,這不會是一系列連續的半個百分點降息,而是一次性的“追趕式”舉措。

Rockefeller International經濟學家Ruchir Sharma則在《金融時報》發表評論稱,美聯儲應考慮加息。他指出,金融條件非常寬鬆,消費者通脹率已連續四年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並且未來大概率將繼續維持在這一水平。

他批評說,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這種“動輒救市”的慣性反應數十年來一直削弱美聯儲的公信力,並推動了金融泡沫的累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