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達克力推,“代幣化證券”或首次獲準在美國主要交易所交易

華爾街見聞
09/09

納斯達克正推動在美國主要交易所引入代幣化證券交易,此舉若獲批准,將標誌着區塊鏈技術首次融入美國全國市場體系的核心,可能重塑證券的交易與結算方式。

納斯達克於本週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一份規則修訂提案,旨在允許其主流市場的上市股票和交易所交易產品(ETP)以“傳統數字或代幣化形式”進行交易。這是迄今為止交易所運營商將基於區塊鏈的結算引入全國市場體系的最重要嘗試。

這一舉動緊隨SEC最新發布的規則制定議程。該議程顯示,監管機構正考慮修訂規則,以允許在全國性證券交易所和另類交易系統(ATS)上交易加密資產。在特朗普政府對加密貨幣監管態度有所緩和的背景下,納斯達克的提案被視為華爾街主流金融機構加碼佈局資產代幣化浪潮的關鍵一步。

如果該提案獲得通過,將是代幣化證券首次獲準在美國主要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此舉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代幣化資產日益增長的需求,行業支持者認為,代幣化能夠顯著提升金融系統的流動性與效率。

納斯達克提案:希望將代幣化技術嵌入現有市場框架

納斯達克在提案中強調,其方案旨在將代幣化技術整合到現有市場框架內,而非顛覆。納斯達克在文件中表示:

“我們相信,市場可以在利用代幣化的同時,繼續提供全國市場體系的益處與保護。”

其認為,“全面豁免全國市場體系及相關保護措施對於實現代幣化目標既無必要,也不符合投資者的最佳利益。”

該提案呼應了SEC委員Hester Peirce此前的表態,即代幣化證券不能規避現有的證券法。納斯達克表示,其方案正是在這一法律框架內構建的。

為確保投資者權益,納斯達克計劃為代幣化證券設定高標準,要求其享有“與同等級別的傳統證券相同的實質性權利和特權”。如果滿足這些條件,代幣化證券將與傳統證券在“同一個訂單簿上,並根據相同的執行優先規則”進行交易。納斯達克明確表示,如果代幣化工具不具備同等權利,則會被視為一種不同的工具。

監管鬆動鋪平道路

根據納斯達克的設想,如果提案獲批,並且中央清算機構的基礎設施到位,投資者將可以在納斯達克購買一隻股票,並以代幣形式完成結算,而訂單的路由、定價、監控或報告方式均無需改變。

納斯達克預計,假設美國存管信託公司(Depository Trust Company)的基礎設施屆時準備就緒,美國投資者最早可能在2026年第三季度末看到首批以代幣結算的證券交易。

納斯達克的提案恰逢美國監管環境出現變化的微妙時刻。SEC在新任主席Paul Atkins的領導下,正試圖調整加密貨幣相關法規,減少被華爾街長期批評為“過於繁重”的規則。

納斯達克提交提案的幾天前,SEC剛剛公佈其議程,其中就包括了為加密資產在全國性交易所的交易提供便利的潛在規則修訂。若相關政策得以實施,對長期以來呼籲制定更具適應性規則的數字資產行業而言,將是一次重大勝利,有助於加密資產與傳統金融的進一步融合。

RedStone聯創者Marcin Kazmierczak表示,他相信實現代幣化規模化應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主要得益於更有利的監管環境、區塊鏈技術的進步以及機構投資者對代幣化項目日益增長的興趣。

機遇與挑戰並存

資產代幣化通常指將股票、債券、基金甚至房地產等金融資產轉化為加密資產的過程。納斯達克總裁Tal Cohen在其領英主頁上表示,將代幣化與傳統市場相結合,為“加快交易結算、實現流程自動化和提高效率提供了非凡的機會”。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此持樂觀態度。世界經濟論壇在5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二級市場流動性不足以及缺乏明確的全球標準是代幣化普及的兩大主要挑戰。世界交易所聯合會也表達了擔憂,並呼籲監管機構對湧向代幣化的熱潮進行抑制。

批評者警告稱,在缺乏嚴格監管的情況下,代幣化可能會引入新的系統性風險。包括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在內的一些全球大型銀行表示,它們可能會探索推出包括穩定幣在內的代幣化資產。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