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兵超”到“城興”
——解析賽事經濟與城市發展的共振效應
8月17日晚,隨着終場哨聲在五家渠市體育公園響起,歷時一個月、歷經87場鏖戰的新疆和兵團全民足球超級聯賽(以下簡稱“兵超”)落下帷幕。鼓聲漸息,人潮漸散,但五家渠這座距離烏魯木齊市僅30公里的小城,卻依舊燈火通明:夜市攤主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青格達湖畔的一頂頂露營帳篷如花兒般盛開,酒店大堂裏辦理續住手續的遊客還在回味賽場上的絕殺進球。
“兵超”,這一沒有職業球星光環、也沒有商業資本堆砌的草根賽事,爲何能讓一座小城“熱度不退”?聯賽的大幕落下後,“兵超”給五家渠市留下了什麼?

在新疆和兵團全民足球超級聯賽現場,觀衆爲球員吶喊助威(攝於7月18日)。
在新疆和兵團全民足球超級聯賽奪冠後,新疆鑫金盾技工學校隊激情慶祝(攝於8月17日)。
新疆和兵團全民足球超級聯賽一場比賽結束後,大批球迷和遊客湧向比賽主場——六師五家渠市體育公園南側的“兵超助力”美食街(攝於8月12日)。
西北小城“火爆出圈”
夜幕降臨,青格達湖畔的“農谷農家小院”里人聲鼎沸。店主何玉強一邊忙着招呼客人,一邊對記者說:“得益於這次‘兵超’比賽,我們的生意比之前好了五成還不止。”這樣的外延效應,正是“兵超”聯賽熱度的生動寫照。
31天,34支球隊,87場比賽,吸引現場觀衆50.6萬人次,最高單場觀衆達3.2萬人——這一串數字,是本屆“兵超”聯賽交出的亮眼成績單。聯賽期間,賽事組委會通過全域傳播矩陣,創作短視頻2萬餘條,“新疆兵超”抖音話題播放量達3.5億次,賽事網絡直播觀看量累計達1億人次,“五家渠”和“兵超”等詞條多次登上網絡熱搜榜……這不僅顯示出這一賽事的火爆程度,更見證了五家渠這座城市知名度的飆升。
住宿行業最先感受到這股熱潮。六師五家渠市約有住宿行業經營主體158家,擁有房間總數6453間,“兵超”聯賽期間,酒店入住率較平日提升40%,多家酒店持續處於滿房狀態。“賽事期間,我們日均訂出客房180間,很多客人會選擇多住兩三天,就爲體驗周邊的旅遊項目,嚐嚐附近的美食。”五家渠市溫德姆酒店銷售總監吳琪告訴記者。
距離賽場6公里的青格達湖旅遊度假區,迎來了客流高峯。景區運營管理公司總經理路謝平難掩喜悅:“賽事帶火了賞花遊,‘下午徜徉花海+傍晚奔赴賽場’的一日遊成了遊客們的首選。這段時期,景區日均接待遊客超3000人次,週末達到6000人次,遊客平均停留時間從原來的2小時延長至5.5小時。”更令人驚喜的是,景區二次消費佔比飆升至54%,遊客在這裏從“走馬觀花”變爲“深度體驗遊”。
消費市場的火熱同樣令人矚目。賽場周邊,美食街37家商戶營業額平均上漲50%,400個餐位幾乎每天座無虛席,芳草湖涼皮、奇台拉麪、共青團農場葡萄汁等,紛紛借賽事“出圈”。在“兵超”美食街,“裴記醬香餅店”店主裴亞婷感慨道:“一週三天的比賽日我就賺了五六千元,自從開賽以來,人流越來越多,營業額明顯提升,我也越來越有幹勁。”
從“一陣風”到“四季火”
當賽事的熱潮逐漸退去,人們不禁開始思考:“兵超”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其背後的運營邏輯和發展模式,能爲其他地方提供哪些借鑑?
細細探究,藉助“兵超”火熱出圈,五家渠市書寫了“三張答卷”:
一是打造“軍墾+足球”的城市新名片。一場場比賽,讓“兵超”超越了單純體育競技的範疇,成爲兵團精神與多元文化交融的立體展臺。北塔山牧場“塔山雄鷹”足球隊隊員帶着“石壘球門、風沙訓練”的故事踏上賽場,生動詮釋了“民族團結+戍邊精神”的雙重內核。“塔山雄鷹”足球隊隊長阿贊別克·條留汗既是一個足球運動員,也是一名護邊員,他說:“足球讓我們不同民族的兄弟更團結了,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賽場外的非遺展區,哈薩克氈繡和布繡、迷糊戲等傳統文化的展示,讓球迷和遊客在觀賽之餘感受到了非遺的獨特魅力。六師副師長、五家渠市副市長閆盛紅表示:“文旅融合沒有終點,只有不斷突破的創新點。‘兵超’讓五家渠市以‘軍墾底色+足球激情’的新形象闖入全國視野,成爲有故事、有溫度、有活力的‘絲路邊塞明珠’。”
二是建立“賽事+”產業融合鏈。沙漠探險、紅色研學、非遺體驗等特色旅遊線路,讓“一場比賽帶火一條線路”成爲可複製的經驗。通過精心設計的“觀賽+文旅”線路,五家渠市實現了從接住“流量”到深耕“留量”的轉變。青格達湖旅遊度假區借勢推出蹦極項目和音樂節活動,與“荷花季”聯動形成了“組合拳”;“球賽+連隊研學+田園採摘”的文旅“黃金組合”,讓共青團農場紅色記憶博物館裏遊客數量翻番,周邊農家樂的營業額增長50%,同時帶動一○三團甜瓜“採摘經濟”增長15%。
六師五家渠市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莊冉表示:“我們設計文旅線路時注重動靜結合,讓前來的球迷既能沉浸式觀賽,又能深度體驗兵團的文旅魅力,在動靜切換間,感受體育激情、體驗兵團文化和田園風光。”
三是推進實施“足球種子”未來成長計劃。本屆“兵超”聯賽雖已落幕,但兵團推動足球運動發展的大幕纔剛剛開啓。7月29日,五家渠市文孚技工學校與足球網紅努爾麥麥提·西熱甫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努爾麥麥提·西熱甫將爲熱愛足球的學生提供專業的足球培訓,助力當地學校提升足球教學水平。
此外,六師五家渠市足球協會組織226名青少年兒童組建特色方陣參與賽事巡演,開展少兒足球夏令營活動,舉辦暑期青少年訓練營,目前已培訓學員240人次,讓更多喜愛足球運動的青少年走上了綠茵場。

新疆和兵團全民足球超級聯賽期間,六師五家渠市推出各類文化展演、鄉村旅遊、非遺體驗等文旅活動,以激發和釋放消費潛能。圖爲在五家渠市體育運動公園音樂角,人們聚集在一起,觀看一場民謠音樂會(攝於8月12日)。
五家渠市少兒足球隊的隊員們進行對抗訓練(攝於8月16日)。藉助新疆和兵團全民足球超級聯賽的熱度,六師五家渠市着力完善賽事體系,系統化培養足球后備人才。 杜儀 攝
小城故事開啓新篇章
華燈初上,青格達湖畔的燒烤營地炊煙裊裊,遊客們的歡笑聲與荷花的陣陣清香交織在一起——五家渠市的“兵超時間”並未結束,而是開啓了全新的發展篇章。
“我們夏季靠賽事,秋季有豐收節,冬季推冰雪遊,讓遊客每個季節都有想來的理由。”路謝平介紹說。面對文旅產業季節性限制,六師五家渠市佈局多元化IP矩陣,計劃嫁接兵團特色資源,打造冰雪運動、低空旅遊、跨境研學等新業態;聯動周邊團場,開發“一團一品”農旅線路,將“兵超”從夏季頂流打造爲全年IP。
六師五家渠市還將進一步完善賽事培育體系,秉持“紮根基層、着眼未來”的宗旨,系統化培養足球人才。下一步,該師市計劃推出裁判員、教練員等系列培訓課程,並組織舉辦覆蓋奇台農場、一○一團、新湖農場的團場基層聯賽,讓更多職工羣衆在“家門口”參與足球運動;與專業院校合作,拓寬青少年體育發展路徑,打通足球特長生升學通道;持續組織開展青少年足球夏令營等具有影響力的體育公益活動。
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六師五家渠市正規劃“兵超主題非遺文旅線路”,串聯紅旗農場氈繡工坊、芳草湖迷糊戲研學基地等資源,着力打造文化消費新場景。同時,推動賽事IP與烏魯木齊都市圈聯動,建立“賽事—旅遊—商貿”一體化區域合作機制。
在文化傳承方面,六師五家渠市將持續深挖“軍墾文化+生態資源”優勢。莊冉表示:“文旅不是簡單‘看風景’,而是要讓遊客帶走兵團的精神印記。我們要讓師市既有競技的激情,也有田園的詩意,下一步,將結合各團場特色定製賽事及活動,讓每個團場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文旅發展路徑。”
……
一座城的改變不會停止。“兵超”留給五家渠市的,不僅是萬人歡呼和上億點擊量,更是一種信心和勇氣。五家渠人用實踐證明:小城不必仰望星空,自己便可點亮星河,激情永不落幕,故事纔剛剛開始……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兵團日報常駐記者李華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