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認為,人形機器人是決定特斯拉未來的關鍵所在

財富FORTUNE
09/09

近期在特斯拉(Tesla)洛杉磯餐廳開業活動中,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爲顧客遞上爆米花。圖片來源:PATRICK T. FALLON—AFP/Getty Images

儘管機器人生產屢遇阻礙,但埃隆·馬斯克對特斯拉的宏大願景仍聚焦於“減少對電動汽車的關注、全力押注自主機器人”。

這位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週一宣稱,終有一天,公司80%的市值將源自人形機器人擎天柱——該人形機器人於2021年推出,旨在承擔人類眼中單調乏味且危險的工廠任務。馬斯克對機器人成功前景的預測,是在特斯拉週一公佈其“宏圖計劃”第四篇章之後發佈的,該計劃概述了特斯拉的未來發展目標。

該計劃稱:“特斯拉故事的下一篇章將助力打造一個我們尚處於初步構想階段的世界,其體量之宏大,前所未有。我們正通過研發相關產品與服務,引領人工智能走進物理現實世界。”

爲專業機器人植入智能,已成爲科技領域領導者的核心關注點之一。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勳(Jensen Huang)同樣將“物理人工智能”視爲其四階段演進過程的終極形態,並於近期推出售價3499美元的機器人“大腦”開發套件,本月起開始發貨。有分析師指出,馬斯克將人形機器人擎天柱視爲特斯拉未來的核心,表明特斯拉也有類似的計劃。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高級股票策略師凱文·庫克(Kevin Cook)向《財富》雜誌表示:“埃隆並非唯一一位洞察到機器人與物理人工智能廣闊前景的人。顯而易見,15年來他一直在用人工智能系統訓練特斯拉汽車,因此將業務拓展至其他自主機器領域,對他而言是順理成章的事。”

對特斯拉而言,實現戰略重心轉移絕非易事。人形機器人擎天柱自誕生之初便飽受分析師質疑,此後也不斷遭遇阻礙。年初時,馬斯克曾預測,特斯拉將在2025年生產數千臺人形機器人擎天柱,並表示該項目長期有望創造超10萬億美元營收。然而今年四月,馬斯克卻向投資者表示,該機器人的生產因中美貿易爭端而受阻——美方收緊了對稀土材料的出口管制,而這類材料正是製造特斯拉機器人內置電機的關鍵。負責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項目研發的米蘭·科瓦奇(Milan Kovac)也已於6月離職。

隨着汽車銷量持續大幅下滑——7月歐盟地區交付量銳減40%——特斯拉正全力加速拓展電動汽車生產以外的業務。據該公司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其全球銷量下滑13%,且目前正呈現出連續兩年銷量下滑的態勢。

特斯拉未回應《財富》雜誌的置評請求。

人形機器人擎天柱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

儘管特斯拉尚未兌現其在人形機器人擎天柱項目上的承諾,但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競爭已愈發激烈。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今年5月發佈的研究報告預測,到2050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5萬億美元,未來25年內全球投入使用的人形機器人數量或將達到10億臺。美國人形機器人公司Figure AI自2022年成立以來,已籌集逾7億美元資金,投資方包括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旗下的Bezos Expeditions、英特爾資本(Intel Capital)、微軟(Microsoft)以及英偉達。路透社2月報道稱,這家初創公司擬開展一輪規模達15億美元的融資,若融資完成,其估值將接近400億美元。此外,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K-Scale Labs已研發出一款人形機器人,其單價僅爲9000美元,不到人形機器人擎天柱預計起售價的一半。

“(馬斯克)當下在機器人領域面臨激烈競爭,”庫克(Cook)表示,“目前有數十家小型初創公司在做同類產品,不僅成本更低,還採用開源模式——此外還有Figure這類大型公司參與其中。因此,他面臨的挑戰相當嚴峻。”

海外市場的競爭更爲激烈。滙豐前海(HSBC Qianhai)8月發佈的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近乎翻倍,從15萬臺增至約30萬臺。中國還大力推進人形機器人的開源開發,這一舉措不僅有助於提升其在該領域的行業聲譽,還能降低生產成本。

滙豐前海的報告指出:“作爲最先進、最受關注的人形機器人製造商之一,特斯拉發佈的生產指引被市場視爲衡量人形機器人規模化生產推進程度的基準。不過我們認爲,市場可能忽視了中國人形機器人供應商取得的進展——相較於海外同行,其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財富中文網)

譯者:中慧言-王芳

在財富Plus,網友們對這篇文章發表了許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觀點。一起來看看吧。也歡迎你加入我們,談談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熱議話題:

查看《中國對俄羅斯試行免籤》的精彩觀點

查看《黃金價格突破3500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後市如何?》的精彩觀點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