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Klarna 準備上市,五張圖表映射 BNPL 的使用情況

路透中文
09/10
圖形-Klarna 準備上市,五張圖表映射 BNPL 的使用情況

Hannah Lang

路透社9月10日 - 期待已久的斯德哥爾摩 "先買後付 "(BNPL) 巨頭 Klarna 週三在紐約上市,再次讓分期付款計劃成為焦點,近年來這種計劃在美國購物者中的受歡迎程度急劇上升。

根據 Adobe Analytics 的數據,隨着 COVID-19 大流行迫使更多購物者上網,BNPL 也隨之爆發,2024 年的網上消費額將達到 824 億美元,比 2023 年增長 9.9%。

Klarna 和其他 BNPL 提供商,如 Affirm AFRM.O,通過在結賬時借錢給購物者,提高他們的購買力,購物者可在長達 36 個月的時間內分期償還,但最常見的產品是四期付款計劃。

由於大多數 BNPL 提供商不向信用報告機構報告貸款情況,因此有關 BNPL 拖欠情況的綜合數據非常少。

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數據,金融技術協會(其成員包括五家 BNPL 貸款機構)報告稱,這些公司的拖欠率不到 2%,而信用卡的拖欠率則超過 7%。

Klarna 稱,其產品的全球還款率為 99%。Block XYZ.N旗下的Afterpay公司報告稱,在2025年第二季度,其96%的客戶按時支付了所有分期付款。

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三個月裏,Affirm稱其2.3%的月度貸款拖欠超過30天。

以下五張圖表說明了 BNPL 的使用情況:

在線消費份額

Adobe Analytics 的數據顯示,今年 1 月至 8 月,消費者在線消費額超過 6962 億美元,其中 563 億美元來自 BNPL 購買。這比 2024 年同期增長了 8.1%。

按時付款

根據費城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的數據,大多數 BNPL 用戶都能按時全額付款。不過,在 2023 年的最後三個月和 2024 年的最後三個月之間,按時支付所有預定款項的 "四期支付 "用戶數量減少了一個百分點。

平均月付款額

研究公司 The Motley Fool 的數據顯示,2025 年,57% 的 BNPL 用戶表示平均月付款額在 100 美元或以下。相比之下,Experian 的報告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的信用卡月平均還款額為 181 美元。

根據 The Motley Fool 的數據,只有 1%的 BNPL 用戶的平均月付款額超過 1000 美元。

跨代使用

根據專注於支付領域的新聞提供商PYMNTS Intelligence 2024 年的數據,被認為是千禧一代和 Z 世代的購物者更有可能考慮在日常購物中使用 BNPL。與此同時,大多數嬰兒潮一代和老年人表示,他們不會在日常購物中使用 BNPL。

信用評分

根據 2023 年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 的最新報告,BNPL 產品吸引了較大比例的信用分數在 580 至 619 之間的次級() 或在 620 至 659 之間的接近優質() 的用戶,但約有一半的 BNPL 申請者的信用分數接近優質或優質(,高於 660)。

由於許多 BNPL 貸款人不向信用報告機構提供數據,消費者權益倡導者警告說,BNPL 債務是監管機構、其他貸款人和 BNPL 貸款人自身的盲點,缺乏對消費者的保護。

去年,美國聯邦消費者保護委員會(CFPB)開始要求 BNPL 提供商 (link) 調查消費者糾紛、退還已退回的產品並定期提供賬單。此後,特朗普政府撤銷了這一規定。

Slice of online spending https://reut.rs/3VCvRc8

Buy now, paid later? https://reut.rs/4lYwojG

Primetime borrowing https://reut.rs/47sbDJB

Average monthly payment https://reut.rs/45P6JoN

Generational change https://reut.rs/41Fcdjj

(為便利非英文母語者,路透將其報導自動化翻譯為數種其他語言。由於自動化翻譯可能有誤,或未能包含所需語境,路透不保證自動化翻譯文本的準確性,僅是為了便利讀者而提供自動化翻譯。對於因為使用自動化翻譯功能而造成的任何損害或損失,路透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