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以“數智領航,服貿煥新”爲主題的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召開,作爲全球規模最大的服務貿易盛會,吸引了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家企業參展。在服貿會第七屆中國金融科技論壇上,奇富科技展示了其在國家“人工智能+”行動戰略指引下,信貸智能體在金融核心業務的落地應用的最新進展,爲全球金融行業智能化升級提供了中國實踐。
緊扣國家“人工智能+”戰略方向,奇富科技的技術佈局始終與政策導向同頻共振。“金融是AI技術最具價值的試驗田。”奇富科技CEO吳海生表示,“我們以國家戰略爲指引,力求將AI從工具升級爲生產力要素,通過智能體應用重構金融服務範式。”數據顯示,奇富科技研發投入近百億,目前申請專利近千項,其中AI相關專利佔比過半,研發團隊規模逾千人,形成覆蓋數據、算法、工程的全棧技術能力。
過去兩年間,奇富科技已在AI大模型領域展開多維度探索,涵蓋大模型開發、智能客服、自動化運維等場景,這些實踐不僅優化了內部流程、提升了效率,更錘鍊出模型對金融場景的深度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奇富科技進一步推動大模型技術向核心業務滲透,AI審批官正是這一轉變的典型實踐,其帶來的效率革命已在多家合作銀行顯現成效。
奇富科技技術副總裁宋榮鑫介紹,AI審批官融合文本、圖像、語音等多模態識別技術,能自動完成個人與小微貸款申請材料的全流程審查,真正達成T+0的審批時效;同時,它能自動標註材料中的可疑點,如公章樣式不符、流水週期異常等風險線索,讓審批人員從繁冗的信息覈對工作中解放出來,專注更具價值的工作。AI審批官幫助銀行在嚴格滿足監管要求的同時,實現審批效率數倍提升,成爲AI技術穿透核心業務場景的關鍵突破。
作爲金融機構的直接技術賦能者,奇富數科總裁周旭強在“金融科技浪潮下銀行業智能化創新與業務實踐”對話中,詳細闡述了技術賦能的落地路徑。依託自研的超級智能體,奇富數科聯合多家銀行,規劃建設面向智能體應用的聯合實驗室,重點聚焦信貸審批、風險管理、合規運營等業務高價值環節開展深度實戰測試。通過週期性迭代和多方專家共創,逐步沉澱可複用的模型優化方法與工程化標準,加速將前沿技術轉化爲可規模化複製的業務生產力,推動行業在智能金融領域的應用深度與廣度同步躍升。
“金融智能體正在經歷從輔助到決策、從外圍到核心、從局部到全局的進化。”吳海生表示,奇富科技計劃在2025年底前推動核心業務三分之一的需求可通過智能體實現,與此同時,奇富科技與奇富數科通過與國內外金融機構、學術機構建立廣泛合作,輸出中國金融科技的最佳實踐。正如服貿會主題所揭示的,數智領航,服貿煥新,當AI技術與金融場景深度融合,一個更高效、更安全、更普惠的智能金融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