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動態:1)產品應用:谷歌8月底推出圖像模型Nano Banana,一致性強、編輯可控、速度快,社區實測與口碑熱度極高;OpenAI 向免費用戶開放ChatGPT Projects 功能,強化任務管理與隱私保護;微軟發佈GPT-realtime,語音與多模態交互全面升級;亞馬遜上線LensLive:AI 驅動實時視覺購物體驗;蘋果發佈STAR Flow,實現歸一化流與自迴歸Transformer 結合的圖像生成新突破;騰訊發佈並開源3D世界模型混元Voyager;美團發佈LongCat-Flash-Chat,MoE 架構革新,兼顧高效推理與低成本。
2)底層技術:Meta 與UCSD 推出DeepConf,提升推理準確率並降低算力消耗;阿里通義發佈AgentScope 1.0,開源多智能體開發框架。
3)行業政策: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發佈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正式生效。
投資建議:互聯網整體中報業績釋放較穩健,AI 主線的公司收入利潤釋放較強,AI 已呈現對互聯網巨頭廣告業務場景、雲計算場景和企業效率方面的明顯作用,典型體現在本季度騰訊廣告持續保持在20%增長、阿里雲增速環比提速至26%,同時利潤端騰訊、騰訊音樂、快手公司等經營效率提升明顯。
伴隨近期美股科技和A股科技的繼續上漲,我們認爲恒生科技指數已處於全球估值窪地,AI驅動各公司中報業績釋放,繼續推薦騰訊控股、阿里巴巴、快手、美圖公司,以及與宏觀經濟關聯度較低的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
風險提示:政策風險,疫情反覆的風險,短視頻行業競爭格局惡化的風險,宏觀經濟下行導致廣告大盤增速不及預期的風險,遊戲公司新產品不能如期上線或者表現不及預期的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