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示範區釋放區域經貿合作新動能

滾動播報
09/12

(來源:南京日報)

轉自:南京日報

9月中旬,青島上合示範區多式聯運中心一派繁忙景象,智能吊裝設備有序運轉,將標有“中亞專供”的集裝箱精準裝載至國際公路運輸(TIR)車輛。作爲中國唯一面向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開展地方經貿合作的國家級平臺,該示範區已實現中俄、中吉烏、中哈、中白4條TIR線路的常態化運營,覆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主要國家,承運商品涵蓋40個大類。這一高效物流場景的背後,正是TIR系統的支撐——該系統以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爲框架,憑藉標準化通關文件與智能關鎖技術實現“一次申報、一單到底”,大幅簡化了通關程序、提升了跨境通行效率,有力推動了多邊貿易與運輸的便利化和安全化。

最新數據顯示,當前TIR通道建設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未來3年計劃將TIR線路拓展至10條,逐步織就覆蓋歐亞的跨境物流網絡。依託數字化調度系統,中國東部至中亞部分線路的運輸時間已從原先的20余天縮短至12天左右。100臺投入運營的智能中置軸側簾車經結構優化後,容積提升15%,單次可多裝載3個標準箱;車載物聯網終端能實時監控溫度、溼度,爲冷鏈商品提供全程品質保障。這種“數字物流+跨境電商”的融合模式,不僅展現了技術創新對物流效能的提升作用,更標誌着上合組織區域經貿合作邁入了制度型開放的新階段。

如今,“數字物流+跨境電商”模式已成功搭建起“東亞—中亞—歐洲”閉環物流網絡:在中國膠州中心站,TIR跨境公路運輸與中歐班列實現“無縫換裝”;示範區運用區塊鏈賦能的數字化關務系統,推行“一次申報、多式聯運”,既顯著提升了通關效率,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海關高級認證(AEO)企業的平均查驗率低至0.33%,僅爲常規企業的五分之一,綜合通關效率提升超60%。2025年上半年,憑藉基於國際規則的合作環境與高效的多式聯運體系,示範區成功吸引數十家跨國企業將區域物流中心設在此地,迎來了可觀的投資與先進技術,也充分彰顯了其作爲上合組織國家物流樞紐的強大吸引力。

在區域產業鏈協同方面,TIR運輸也爲企業與成員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中國部分企業藉助TIR跨境運輸,將運至中亞、俄羅斯的物流成本最高降低40%,運輸時間較傳統海運縮短約60%;2024年,哈薩克斯坦通過中歐班列對華出口糧食13.8萬噸,佔其農產品輸華總量的一成以上;烏茲別克斯坦的棉紡織品藉助中烏專線物流,在華上架週期從45天大幅壓縮至15天。在產業鏈協同層面,汽車零部件、電子元件等中間品成了跨境電商新增長點,標誌着區域合作正從商品貿易向產業鏈深度融合升級,通過降成本、提效率、拓品類,實現了上下游產業鏈的互利共贏。

面對成員國間基礎設施不均衡、數據跨境流動規則存在差異等現實挑戰,上合示範區持續推進機制創新。正如上合示範區管委會負責人所言:“機制創新是破解合作難題的鑰匙。”在通關便利化方面,示範區與哈薩克斯坦協同開展“預檢放行”新模式試點,通過“境內提前驗關、邊境直接放行”的流程優化,顯著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在標準協調層面,聯合多國推動跨境電商商品分類與編碼標準化,減少了因規則不一致導致的貿易摩擦;在綠色發展領域,積極探索電動化運輸工具在跨境物流中的應用,助力國際道路運輸的低碳轉型。這些創新實踐有力推動了《上合組織國家地方經貿合作大會青島倡議》中“構建區域數字貿易生態”願景的落實,通過通關、標準與綠色物流等多方面的機制協同,爲深化上合組織經貿合作持續注入新動能。

上合組織“數字物流+跨境電商”的實踐探索,核心在於通過規則協同,實現基礎設施“硬聯通”與制度標準“軟銜接”的融合,既順應了全球經貿“對話優於對抗、規則優於強權”的主流趨勢,也爲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了穩定可持續的可行路徑——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中,基於互利共贏的規則共識將開創穩定發展的新格局。

(作者系外交學院國際經濟學院教授)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