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監管體系 中藥生產管理辦法發佈

中國產業經濟信...
09/11

9月8日,國家藥監局公佈《中藥生產監督管理專門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在藥品生產監管通行要求和現行中藥監管措施基礎上,《規定》立足生產實際,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了中藥生產全過程管理。強調中藥材質量過程評估,從源頭夯實質量基礎;嚴格中藥生產過程控制,持續提升產品質量;優化共享共用管理,推動資源高效利用;鼓勵改造升級,促進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規定》分別從基本要求、質量管理、物料管理、生產過程控制、監督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嚴格規定。例如,生產中藥飲片不得超出藥品生產許可批准的炮製範圍,不得外購中藥飲片直接分包裝或者改換包裝標籤後上市。申請增加中藥配方顆粒生產範圍的,應當爲已取得中藥飲片和顆粒劑生產範圍的藥品生產企業,具備中藥炮製、提取、分離、濃縮、乾燥、制粒等完整的生產能力,以及與生產、銷售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規模,具有全過程追溯及風險管理能力。鼓勵持有人、中藥生產企業將質量管理體系延伸到中藥材生產全過程,保障中藥材質量,加快建設高水平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綠色工廠,提升中藥生產質量控制水平,促進中藥生產數智化轉型。

國家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定》是爲進一步加強和規範中藥生產及其監督管理,根據中藥生產特點制定的專門要求,它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體現中藥生產特點,立足中藥生產實際,綜合既有監管經驗,突出強調了從中藥材基原管控、規範生產,直到藥品出廠放行、上市後監測評價和風險控制等全鏈條、全環節和全過程質量控制;聚焦影響中藥生產和質量的源頭問題、關鍵環節,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着眼中藥材規範化發展,鼓勵中藥生產加快改造升級,推進數智化轉型。

據悉,《規定》明確鼓勵企業將質量管理體系延伸到中藥材生產全過程,運用現代科技加快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有序建立關鍵環節的可視化視頻監控,探索應用在線檢驗和監測,逐步採用信息化實時記錄替代傳統紙質記錄,促進中藥數智化轉型;同時,持續強化原料質量審覈,加強過程控制,嚴格質量管理,引導和督促企業在保證質量基礎上,推動生產改造升級,提升中藥質量,打造更好的中藥品牌,發展中藥新質生產力。(記者 梁倩)

轉自:經濟參考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