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楊柘
富力地產懂得用時間換空間,讓自己獲取喘息的機會。
日前,公司啓動對境內債券二次重組,計劃通過現金購回等6種形式,來緩解債務償付壓力。
相比3年前境內外債務全部展期的方案,此次的債券重組方案被廣泛理解為「削債」。包括現金購回等多個償付方案,均擬以折價形式實現兌付,餘下的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全額留債長展期方案,對債券持有人來說也相對苛刻。
儘管,這只是初步方案,但也側面說明富力地產面臨債務的嚴峻性。不過,該方案尚未最終確定,能否順利推進還是一個未知數。
再次「削」債
繼3年前順利完成境內外債務全部展期後,富力地產(02777.HK)日前再次着手推動對境內債券的二次重組,且方案已在9月10日盤後公告披露。
根據公告,再次啓動債務重組,乃是鑑於企業整體經營現狀作出。這次境內債務重組,公司基本遵循着進一步「削債」的思路。
此次為公司債券持有人提供的整體境內債券重組方案,分別有現金購回、以物抵債、應收賬款信託份額抵債、資產信託份額抵債、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以及全額留債長展期。
初步統計,前4項債務抵償方案,整體抵債債券本金餘額合計不超過139億元。
從重組債券方案來看,公司利用現金購回方案規模並不大,即擬對債券分三次進行折價(每張債券剩餘面值的20%)購回,預計購回總金額不超過6億元。
重頭戲是以物抵債和資產信託份額抵債。
公司披露以物抵債方案顯示,擬以實物資產償付債券,每100元人民幣剩餘面值的債券可申報登記可抵債價值為30元的實物資產,公司此次擬進行以物抵債的未償還債券本金餘額合計不超過66億元;
公司還計劃以實物資產收益權作為資產信託的基礎資產,設立服務型信託。即每100元剩餘面值的債券,可申報登記價值為35元的資產信託份額。公司擬以此種方式抵債的未償債券本金餘額合計不超過57億元。
相比折價清償方式,對於債券持有人來說,富力地產提供的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和全額留債長展期方案,或許更具現實意義,但需要經受市場和時間的考驗。
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方案,公司擬在香港向特殊目的信託定向增發不超過2億股股票,用於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處置定增股票所獲外幣資金淨額等額的境內資金,將用於償付獲配股票選項的債券持有人。
全額留債長展期方案,則需要本次境內債券重組經全體持有人會議順利通過後,將前5個化債方案完成後的剩餘境內公司債券本金餘額,全部展期至2035年9月16日。自2031年3月16日起每張債券每半年支付1元本金,於最後一期到期日支付全部剩餘本金及利息。過往及長展期期間內的利息部分統一降低至1%,單利計息、不計複利。
上述化解債務方式,考慮到債券持有人各種訴求,不過,還需通過全體債券持有人會議。
公司認為,上述債券重組方案如得以順利推進並完成,將緩解公司短期償債壓力,降低負債率,優化債務結構,改善財務狀況。
債務警報尚未解除
如果上述債務重組方案順利通過,富力地產的債務兌付週期,預計將延長6至10年,由此避免了短期內集中償付壓力。
不過,自我造血能力恢復正常,纔是公司向前走的基本動力。這主要取決於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復甦,住宅及商業產品銷售走上正軌。從目前市場趨勢來看,公司仍需左右騰挪來維繫債務平衡。
自2022年債務違約以來,變現資產成為公司獲取現金的重要方式。在違約當年,公司通過抵押部分資產,變賣遠在英國倫敦的兩大項目,以及以百億元價格出售富力物業,所獲資金大多用於債務償付。
但出售資產獲得資金是一次性的,可為公司提供可續性發展保障的銷售業務,受行業深度調整,一直未能得以提振。
2025年上半年,公司來自物業發展的營業額實現約41.65億元,同比下降60%。該營業額乃是基於期內交付銷售物業約46.1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約48%。同期,公司整體平均售價約900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3.73%。
此外,公司投資物業租金收入3.13億元、酒店運營營業額8.2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6%和70%。
受行業持續低迷,今年上半年,公司錄得淨虧損40.82億元,相比上年同期淨虧損23.31億元進一步擴大。
由於缺乏源頭活水,公司借多還少。期內,新增銀行借款37.3億元,償還銀行借款23.3億元。
截至今年6月,公司借款總規模1045.2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借款為975.9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現金及銀行存款(包括受限制現金)為35.1億元,同比下降9.07%。非受限資金僅約6.9億元,難以覆蓋短期借款總額,公司資產負債比率高達408%。
為此公司壓縮費用支出,積極降本增效。上述同期,銷售及營銷開支減少25%至4.53億元,相當於比去年同期少花1.53億元;行政開支比上年同期下降0.57億元。
員工成本仍然是行政開支的最大部分。截至6月底,公司員工規模為約20276人,同比減少3376人。
降本收效甚微,公司不得不繼續資產變現。9月9日,旗下長沙富力萬達文華酒店公開掛牌拍賣,回籠資金約5.14億元。相比千億級負債規模,仍難解對資金的飢渴。
不過,公司仍然有最後一張底牌,那就是豐富的土地儲備。截至今年6月,公司擁有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約4803.70萬平方米,其中可售面積約3662.50萬平方米,大部分分佈在華北、華東及西北等地區。
這構成公司化解債務的關鍵資產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