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的醫藥板塊,如同一場蓄力已久的春雨,終於迎來了酣暢淋漓的落地。A股和港股醫藥生物指數漲幅居前,板塊整體估值雖已回升至5年內72%的分位數,但若將視線投向醫保政策優化、創新回報兌現、支付端變革等深層動力,便會發現這場行情的“水位”遠未觸及天花板——它更像是一條剛剛衝出山澗的溪流,主升浪的奔湧仍在中長期延續。政策東風:從“控費”到“賦能”的醫保改革過去幾年,醫保政策經歷了從“嚴控支出”...
網頁鏈接2025年上半年的醫藥板塊,如同一場蓄力已久的春雨,終於迎來了酣暢淋漓的落地。A股和港股醫藥生物指數漲幅居前,板塊整體估值雖已回升至5年內72%的分位數,但若將視線投向醫保政策優化、創新回報兌現、支付端變革等深層動力,便會發現這場行情的“水位”遠未觸及天花板——它更像是一條剛剛衝出山澗的溪流,主升浪的奔湧仍在中長期延續。政策東風:從“控費”到“賦能”的醫保改革過去幾年,醫保政策經歷了從“嚴控支出”...
網頁鏈接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