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流蓄能 韌性破局

滾動播報
09/11

(來源:中國旅遊報)

轉自:中國旅遊報

  □ 本報首席記者 王 瑋

  今年上半年,國內酒店市場處於震盪調整階段,“調試”成爲行業關鍵詞。在這樣的環境下,市場對頭部企業的估值普遍趨於保守。於是,錦江酒店華住首旅酒店亞朵前不久發佈的2025年上半年財報備受關注。雖然,這4家國內酒店集團的表現有所不同,華住和亞朵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升,錦江酒店和首旅酒店則出現了營收的同比下滑,但業界普遍認爲,這幾家酒店集團在市場“弱預期”中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的答卷。

  經營壓力大利潤爲何漲

  今年上半年,錦江酒店歸母淨利潤腰斬,引發業界關注,也有業者很快發現,該集團上半年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上升5.17%。這是怎麼回事?

  財報顯示,去年同期錦江酒店出售時尚之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並退出若干物業,令其2024年上半年的非經常性損益達到了4.59億元。而今年上半年,這家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僅爲-0.38億元。剔除掉這些交易的影響,錦江酒店上半年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4.09億元。這是其上市以來所取得的最佳中期利潤業績。“若僅從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角度分析錦江酒店當前的經營情況,投資者有可能會產生誤判,以爲其盈利能力出現問題。”有業者提醒。

  現在的市場充滿挑戰是業界的普遍感受。酒店信息統計機構STR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行業整體平均每間可售客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5%,入住率和平均房價也雙雙下滑。身爲“池中之魚”,4家國內酒店集團的這3項核心經營指標也都在報告期內出現小幅下降。

  今年上半年,華住國內業務同店RevPAR同比下降7.9%,但讓不少業者意外的是,其經營利潤率卻上升至24.3%,去年同期爲22.5%。這是如何做到的?

  華住集團首席執行官金輝表示,在酒店網絡拓展的帶動下,華住經營利潤實現了增長。今年上半年華住新增開業門店1289家,已完成56%的全年開店目標。

  這背後輕資產運作模式成爲解題關鍵。今年上半年,華住以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模式經營的酒店客房數量佔比爲92%,同比增長2%。儘管從RevPAR的表現來看,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和租賃及自有酒店的這一數據都在下降,但是前者的降幅比後者少2.4%。華住管理層表示,利潤相對穩定的加盟業務已經成爲公司未來發展的核心。另外,隨着規模擴大,華住的單店運營成本繼續攤薄。今年上半年,平均單店成本同比下降14.56%。

  記者在翻看其他幾家集團的財報時,也發現相似的情況,比如,從營收結構來看,管理加盟酒店已成爲亞朵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其管理加盟酒店收入同比增長26.5%,約佔總營收的52.6%,相比之下,自營酒店業務持續收縮,收入同比下降17%。有業者認爲,這種輕資產模式減輕了酒店集團的資本開支壓力,加快了市場佈局速度。

  多年來佈局中高端市場,也給這些酒店集團帶來更高額的利潤。上半年,首旅酒店新開中高端酒店同比增長11.8%。儘管首旅酒店上半年營收出現下降,但這部分收入同比增長1.06%。

  雖然,核心經營指標的下降沒有對這幾家酒店集團的收益產生太大影響,但是幾家集團的負責人已經感受到了壓力。亞朵首席執行官王海軍在業績分析會上表示,儘管在市場承壓的情況下,亞朵通過零售業務創新等方式保持營收增長,但RevPAR下滑反映了市場競爭加劇和消費需求趨於理性的雙重挑戰。

  “現在是我們的陣痛期,也是必須邁過的門檻。”金輝說。

  哪些調整策略收效不錯

  在分析4家國內酒店集團的財報時,既可以感受到經營壓力,也可以明顯看到一些轉折信號。比如,錦江酒店在第二季度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3.82億元,同比上升17.1%。第二季度華住的營收約爲64億元,同比增長4.5%,營收額和增速均高於第一季度。首旅酒店同樣是第二季度的營收和淨利潤要高於前一季度,且實現同比上漲。這恰恰是市場景氣度在穩步提升的一個表現,當然,也跟各集團的企業戰略調整有一定關係。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跑馬圈地的速度是衡量酒店集團規模化的重要標準。而現在,這幾家集團正在努力跳出“規模即增長”的邏輯。

  “12+3+1”是錦江酒店上半年推行的品牌戰略,即着力發展12個千店規模的主力品牌、3個核心中高端品牌,以及開拓1個度假賽道。說白了就是聚焦優質門店和有消費潛力的市場拓展。在這一戰略下,上半年該集團主力品牌新開業酒店佔比提升至同期總數的86%,同比增長約3%。

  “過去,許多酒店集團通過大規模的門店建設和投資,實現了快速發展。然而,這種發展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隨着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酒店業需要更加註重品質和內容的提升。”首旅酒店集團總經理孫堅說。

  金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有相似的觀點——質價比將成爲未來一段時間的行業關鍵詞。“如何快速找準自身定位,並打磨出與時俱進的產品與服務,是擺在所有從業者面前的重要課題。”金輝說,華住不僅關注市佔率,也關注市佔率的質量,未來將繼續升級存量門店,並對新店的位置、物業質量進行全面把關。

  在市場競爭中,真正的贏家往往是那些能沉下心做長遠佈局的長跑選手。記者注意到,這4家國內酒店集團正在根據市場不斷優化產品線,今年上半年各家均推出了核心品牌的升級版本,並已開出了多家酒店,當然也收到了不錯的市場反饋。比如,偏重空間美學與藝術人文的亞朵4.0版本,首店單月RevPAR超710元。

  在應對市場挑戰的過程中,幾家酒店集團爲穩住門店運營還做了一些嘗試,幫助加盟商與合夥人經營,降低他們的投入成本便是其中之一。

  3月,亞朵啓動了合夥人讓利計劃,對包括成人拖鞋、房卡套、洗護沐等在內的高頻客用品類的物資降價10%;7月,亞朵繼續下調部分酒店高頻運營物資和工程物資價格,同時對部分客用品進行了升級。“這些調整相當於在保證服務品質的情況下,降低了加盟店的日常開銷,也是提升門店經營實效的一種方式。”有業者分析。

  今年上半年,華住單店經營成本爲60.79萬元,同比下降14.19%。金輝介紹,目前華住在家居、軟裝、運營物資等方面的採購成本實現了10%至20%的降幅,在營業週期方面,漢庭4.0的模組化生產可以幫助營建週期縮短30天。這樣一來,加盟商的投入壓力便會降低。有業者認爲,此舉也是讓酒店從業者回歸服務本質,而非進行價格戰的嘗試。

  市場突圍聚焦哪幾方面

  對於第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幾家國內酒店集團的負責人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暑期文旅市場繁榮,但受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預計三季度華住的RevPAR仍會同比下滑,但降幅會較二季度收窄。”金輝分析。亞朵管理層在業績會上也發表了相似的觀點,儘管進入暑假,市場熱點輪動,但整體上需求還沒有達到去年同期水平。不過,預計三季度RevPAR壓力較二季度將有所緩解。

  “過去兩年中國酒店業的同質化供應迅速增加,對我們經營造成一定挑戰。”金輝提出的是一個行業問題。在多數業者看來,這也是客流“厚度”在,但酒店價格彈性減弱的原因之一。突破口在哪?需要酒店集團打一套組合拳。

  其一,驅動產品從純住宿向“住宿+旅遊體驗”的模式推進。

  眼下,酒旅融合被視作酒店差異化競爭的主要模式。錦江酒店已推出多個主題線路和度假套餐。華住也佈局了更豐富的產品線,正在推進的“酒+X”項目包括了周邊體驗和近郊遊等項目。亞朵融合了冥想課程的“療愈酒店”主題房,入住率較普通房型高15%,溢價達20%。

  “體驗式消費成爲趨勢”是業內共識。金輝認爲,現在酒店要做的就是將更好的體驗融入客人的旅途中。

  其二,繼續升級存量門店、進行存量物業改造。

  “酒店行業作爲一個高投入的重資產行業,如何煥新產品能力、運營能力和技術發展能力,需要每個經營主體去關注。”在孫堅看來,一些老舊酒店可以通過改造升級,引入新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首旅酒店正在通過優化運營模式,提高存量資產的利用效率,實現這類資產的價值最大化。

  其三,加速數字化轉型,AI應用等成爲競爭新賽道。

  在近年來快速擴張的狀態下,幾家酒店集團正面臨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的挑戰。華住集團憑藉數字化工具確保快速擴張下的品牌與服務一致性;錦江酒店已搭建全球酒店互聯網平臺、全球共享服務平臺等數字體系;首旅酒店自主研發的AI數字店長可以每日覆盤門店經營指標,優化收益管理決策。在這個賽道拼的是誰能更有效、更快速開發AI的多方面輔助功能,提升酒店經營管理水平。

  其四,到資本市場尋找突破難點的“解藥”。

  錦江酒店正謀求赴港IPO。若成功上市,它將成爲國內首家“A+H”雙平臺上市的酒店集團。而本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海外酒店的資本性支出、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償還部分高利率銀行貸款及補充營運資金。市場有消息稱,在美國上市的亞朵也在考慮到香港進行二次上市,但交易規模及時間表等細節尚未最終落地。有業者透露,亞朵此舉是擔心一些市場風險,考慮採取相關行動。

  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推動REITs常態化發行,酒店資產首次納入底層資產範圍。8月15日,首旅酒店宣佈,公司發行超短期融資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的申請已獲得批准。根據公告,此次發行的總金額不超過40億元。有業者判斷,首旅酒店會將一部分資金用於存量資產的翻新。

  有業者分析,酒店想要堅守精益化的發展,就需要從產品、策略、技術、資本運作等方面入手,形成鏈路。下半年若無外生衝擊,酒店市場大概率會延續“利潤靠結構”的走勢,而這4家國內酒店集團嘗試的方向是否有效,在接下來的財報中將有所體現。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