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虧損超7億 “智駕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業績掉隊

中國經營報
09/11

  國內“智駕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533.HK,以下簡稱“黑芝麻智能”)依然深陷虧損泥潭。

  近日,黑芝麻智能對外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數據,報告期內,其營收達到2.53億元,黑芝麻智能官方對此宣稱“同期收入再創新高”,但在另一邊,其淨利潤則爲-7.62億元,而上一年同期則爲11.05億元。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當前面臨虧損的情形下,黑芝麻智能仍在“跑馬圈地”,進入多個細分領域,公開信息顯示,黑芝麻智能已陸續佈局機器人、軌道交通安全等新領域,如今年8月18日,其宣佈正式進軍軌道交通主動安全領域。

  “黑芝麻在虧損期仍進軍機器人、軌交等新場景,是基於技術同源、尋找發展第二曲線”的考慮,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向記者表示,黑芝麻智能的多元化擴張也面臨資源分散、商業化進度不確定的風險。

  淨利潤驟降近170%

  多重因素影響下,國內輔助駕駛滲透率正在穩步提升。

  NE時代數據顯示,2025年1—5月份,L2及以上輔助駕駛滲透率達到61.98%,相關車型銷量超過500萬輛,其中L2++及以上滲透率超過20%,相關車型銷量接近170萬輛。

  但在國內輔助駕駛滲透率持續提升的大背景下,頭頂“智駕芯片第一股”的黑芝麻智能卻面臨盈利困局。

  黑芝麻智能官網顯示,其創始人是單記章,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車規級智能汽車計算芯片及基於芯片的解決方案供應商,2024年8月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Wind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黑芝麻智能營收2.53億元,同比增長40.38%,淨利潤爲-7.62億元,同比下滑169.01%,而在2024年上半年,黑芝麻智能淨利潤爲11.05億元,同比增長129.63%。

  進一步梳理可發現,黑芝麻智能上半年營收增長,與其輔助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的銷售增加密不可分。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的高階輔助駕駛芯片上半年持續實現量產化交付,基於A1000系列芯片的輔助駕駛方案于吉利銀河E8、星耀8、東風奕派007新款車型、東風奕派008及其他頭部車企多款車型上量產出貨。”黑芝麻智能方面認爲,其量產經驗更加成熟,爲輔助駕駛方案升級奠定了能力基礎。

  而對於驟降的淨利潤,黑芝麻智能方面曾在今年8月22日的盈利警告中解釋:“因本集團僱員授出獎勵而產生的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的以股份爲基礎的薪酬開支。”以單記章爲例,公開信息顯示,2021—2024年,單記章的薪酬總額分別爲5129.8萬元、1.01億元、1.39億元及1.66億元。

  除此之外,對於虧損,黑芝麻智能方面還表示,與其在“高階輔助駕駛及解決方案的研發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及產生的開支”有關係,同時“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收益減少”。

  而開源證券研報也認爲,黑芝麻智能今年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不及預期”。 光大證券研報則認爲,黑芝麻智能今年上半年,“淨利潤下滑18.67億元,主要系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下降19.32億元”。

  外界關注的是,在當前仍面臨虧損壓力的大背景下,黑芝麻智能是否有明確的盈利時間表呢?記者日前聯繫黑芝麻智能相關方面進行採訪,但其並未對此作出正面回應。

  面臨虧損局面的另一邊,在當下競爭激烈的智駕芯片市場,相較其他同行,黑芝麻智能還面臨營收增速放緩的壓力。

  Wind顯示,2022—2024年,黑芝麻智能營收增幅分別爲173.96%、88.46%、51.81%,今年上半年增速進一步放緩至40.38%。而公開信息顯示,地平線2025年上半年營收爲15.67億元,同比增長67.6%。

  對於黑芝麻智能與地平線的營收增速差異,柏文喜認爲,這與雙方客戶結構、是否採用“以價換量”策略及基數效應等因素有關。

  核心業務毛利率“腰斬”

  在陷入虧損境地背後,黑芝麻智能毛利率也呈現下滑趨勢。

  Wind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黑芝麻智能毛利率爲24.79%,2024年同期爲50.00%,地平線在2024年上半年、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別爲79.04%、65.36%,也即與上市同行相比,黑芝麻智能毛利率呈現出“腰斬”之勢。

  毛利率的大幅下滑,或與黑芝麻智能主要業務毛利率下滑息息相關。

  相關信息顯示,2025年上半年,其輔助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的毛利率爲20.9%,而2024年同期這一數據則爲47.2%。黑芝麻智能方面對此聲稱:“是由於輔助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應用場景的拓展導致相關方案增加了硬件組件和人力成本投入。”

  在覈心業務輔助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之外,黑芝麻智能另一塊主要業務則是智能影像解決方案業務,2025年上半年,該業務營收達到0.16億元,佔黑芝麻智能營收比例約爲6.3%,毛利率爲82.4%,而2024年同期這一數據則爲86.6%。黑芝麻智能方面表示:“智能影像解決方案業務的毛利率保持相對穩定。”

  不過柏文喜則分析認爲,黑芝麻智能毛利率下滑與行業價格競爭、規模不經濟等因素有關,如在後者方面,柏文喜認爲,黑芝麻智能出貨量雖增長,但尚未跨過芯片行業“盈虧平衡點”,“導致單位固定成本攤銷高”。

  儘管如此,黑芝麻智能當下仍在加大研發投入。

  來自黑芝麻智能方面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黑芝麻智能研發開支爲6.181億元,相較2024年同期的6.873億元,減少10.1%。黑芝麻智能方面表示:“主要是由於我們研發活動的效率提升,導致員工成本減少。”

  進一步梳理可發現,2025年上半年,黑芝麻智能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重爲244%。在行業人士看來,由於芯片行業技術壁壘深、產品迭代快、競爭激烈等因素,以高研發投入驅動增長的模式在業內並不少見。

  不過對於上述模式的長期可持續性,柏文喜認爲,取決於企業的現金流情況、市佔率能否擴大。如在後者方面,柏文喜認爲,目前黑芝麻智能市佔率低於地平線。其表示,若黑芝麻智能市佔率提升不及預期,“高投入將變成‘無底洞’”。

  多元化擴張風險暗存

  儘管當下仍深陷虧損,但黑芝麻智能卻在謀求進入更多細分賽道。

  今年8月18日,黑芝麻智能方面對外宣佈正式進軍軌道交通主動安全領域,推出面向高速運輸網絡的AI障礙物檢測與預警系統。其同時表示,該系統憑藉突破性超長距探測能力與車規級高可靠性,成功獲得國內頭部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商的選型認可,預計訂單金額達數千萬美元。

  “此次進軍軌道交通市場,爲公司開闢了全新的增長賽道。與AEye的聯合方案獲得國內頭部OEM的選用,充分驗證了黑芝麻智能的技術落地優勢。”黑芝麻智能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劉衛紅表示,“我們將持續把高可靠、高性能的車載計算能力延伸到更廣闊的交通場景。”

  除了軌道交通領域外,黑芝麻智能還因進入機器人領域而引發市場關注。

  如今年8月28日,黑芝麻智能跟具身智能創新技術與雲深處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據悉,雙方將圍繞具身智能控制平臺開發、行業智能解決方案共建與國際市場拓展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攜手推進高性能機器人在多行業場景的規模化落地與應用創新。

  “本公司已開始在泛機器人領域強化芯片及方案佈局,通過本公司與頭部機器人企業深度合作。”黑芝麻智能方面表示,其在人形機器人、機器狗、足式機器人、割草機等多領域場景下積極部署芯片及算法等產品方案。

  黑芝麻智能方面同時還對外透露:“通過參投等資本運作形式,佈局機器人多場景拓展,適配本公司芯片的方案正在開發階段,在國內和國外市場同時進行業務突破和拓展。”

  在業內看來,黑芝麻智能進軍軌道交通主動安全、機器人等細分賽道,與其技術積累、技術通用性、尋找業務新增長點及便於資本市場融資等因素密不可分。如在資本市場融資方面,柏文喜直言:“資本市場對‘具身智能’概念估值高,多元化有利於後續融資。”

  對於黑芝麻智能的多元化擴張,柏文喜認爲面臨“資源分散”“商業化進度不確定”的風險。如在前者方面,柏文喜表示:“若機器人業務短期內無法貢獻收入,將拖累主業務。”

  對於未來如何提升自身議價能力、毛利率低於上市同行原因及多元化擴張是否分散有限資金與研發資源等問題,記者此前致函黑芝麻智能方面,其此後回覆稱:“公司已於近期正式發佈了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業績,並通過官方業績發佈會及公告等渠道進行了詳細披露,暫不方便接受單獨的媒體採訪。”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