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自2025年以來,美國IPO市場再度火熱,科技板塊成為領升先鋒,首日表現接近十年來的最高水平。然而,狂熱背後也伴隨風險,市場質疑熱度是否能長期維持。
科技獨角獸引爆IPO熱潮
科技獨角獸 Figma(FIG) 7月31日上市,發行價定在33美元,首日收盤價卻飆至115.50美元,漲幅高達 250%。穩定幣基礎設施公司 Circle(CRCL)也在6月成功上市,發行價31美元,首日收盤83.23美元,漲幅超過165%。本週亮相的Figure Technologies(FIGR) 更是以44%的首日溢價開盤,儘管收盤前部分漲幅回吐。
IPO平均漲幅創近年新高
據 Rainmaker Securities 數據,2025年上半年美股IPO平均首日漲幅達到27.5%,接近過去十年同期最高紀錄(2021年的29.2%),幾乎是去年同期15%的兩倍。路透統計顯示,今年規模最大的20宗IPO平均首日漲幅更是達到 36%。
紐約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科技板塊過去一年平均首日漲幅高達36.3%,位居各行業之首;其中41%的科技股開盤價超出預期區間,僅次於消費品行業。同時,科技IPO的孖展規模也超過135億美元,居所有板塊之首。
高增長難定價 投資人趨之若鶩
Rainmaker管理合夥人Greg Martin 指出,科技板塊之所以成為IPO「首日飆漲」的重災區,部分原因在於這類公司高速成長、開拓新市場,估值難以精準界定。「要給未來潛力定價遠比給一家增長穩定的傳統企業定價更困難。」他說。
隨着加密金融科技的興起,投資者熱情也推高了相關新股。今年8月,金融科技加密交易所Bullish(BLSH)發行價37美元,首日收盤68美元,漲幅超過80%。
狂熱背後的風險
過去30年,美股IPO首日平均漲幅約19%,分析師普遍認為15%-20%的區間合理健康。但今年科技IPO平均首日表現已遠遠超出這一水平。經濟學家 Domonkos Vamossy 的研究表明,上市前熱度過高的新股,長期表現往往比低熱度新股差8%以上。
Figma就是典型例子:雖然股價仍較發行價高出64%,但已從首日115.50美元的高點回落至約54美元,遠低於開盤時的狂熱水平。
展望:熱潮未止但暗藏隱憂
目前,IPO市場熱度仍未減退。據Renaissance Capital 數據,2025年至今,美國市值超過5000萬美元的IPO數量同比大增 53.1%。Martin直言:「從歷史角度來看,我們確實已經處在遠高於常態的水平。」
然而,市場人士提醒,短期的狂熱並不能掩蓋長期的不確定性。科技股能否在高估值下兌現增長潛力,仍是檢驗這場IPO盛宴可持續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