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震盪下行拖累業績 油氣巨頭紛紛裁員降本

中國經營報
09/16

  近日,美國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石油爆出裁員消息。據路透社報道,該公司將裁減至多25%員工,即約3250人。其中,大部分裁員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向康菲石油(中國)方面覈實,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據悉,康菲石油在中國市場已耕耘超過40年,其與中國海油合作開發的蓬萊油田自2002年投產以來,雙方已在該項目上投資逾1500億元。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面對國際油價震盪下行壓力,包括殼牌英國石油(BP)、雪佛龍在內的多家油氣巨頭出現業績下滑,裁員成為降本增效的共同選擇。

  「增收不增利」

  康菲石油披露的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財年中報顯示,上半年其實現營收318.41億美元,同比增長11.29%;股東應占利潤48.2億美元,同比減少1.23%。

  康菲石油「增收不增利」的背後是國際油價震盪波動帶來的利潤下滑。2025年上半年,受全球宏觀經濟、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整體呈現「V型」走勢,均價同比下行。根據Wind數據,2025年6月30日WTI原油價格為65.11美元/桶。

  整體來看,上半年布倫特原油現貨平均價格為71.87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84.06美元/桶下跌14.5%;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現貨平均價格為67.60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78.95美元/桶下跌14.4%。這一價格水平低於康菲石油的「完全成本線72美元/桶」,導致其盈利能力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康菲石油的可控油氣開採成本已從2021年的每桶11美元,攀升至2024年的每桶13美元。面對成本增加、原油價格下滑壓力,康菲石油推動了一系列資產調整計劃。

  2024年11月,康菲石油完成對馬拉松石油公司的收購。這筆交易為康菲石油帶來了超過20億桶的資源和更廣泛的美國陸上投資組合。馬拉松原油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營收和其他收入為341.0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383.62億美元。季度營業利潤21.97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5.22億美元。季度歸屬公司的淨利潤12.1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5.15億美元。馬拉松原油公司的經營業績出現下滑,這在短期內對康菲石油造成了拖累。

  此外,2025年8月,康菲石油宣佈將以13億美元的價格出售Anadarko Basin資產。此舉是其剝離非核心資產、集中資源於高效益區域的舉措之一。

  據康菲石油披露,其正在積極推進全球液化天然氣戰略,目前已在歐洲、亞洲等全球主要市場簽訂了一系列供應、運輸和接收站協議。通過澳大利亞和卡塔爾的合資項目,康菲石油目前擁有逾6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淨產能。據康菲石油預計,到2028年,依託卡塔爾LNG、亞瑟港LNG和墨西哥太平洋LNG項目的產能,其液化天然氣淨產能將增長一倍以上。

  公開信息顯示,康菲石油自1981年入華,通過與中國海油等合作伙伴協作開發。1994年起,康菲石油與中國海油發現並開發位於渤海南部的蓬萊油田,自2002年蓬萊油田投產以來,雙方已在該項目上投資逾1500億元,建成16座海上平臺及一艘30萬噸級的浮式生產儲油輪(FPSO)。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蓬萊油田羣原油累產突破5億桶。此外,康菲石油在中國還經營液化天然氣業務,每年向中國輸送近10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約佔2024年中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的13%。

  調整進行時

  面臨業績壓力的不止康菲石油一家。今年以來,多家國際油氣巨頭相繼公佈裁員計劃。

  為縮減成本,1月16日,BP被爆出今年將裁減約4700名員工和3000個外包員工崗位,裁員人數約佔全球員工的5%。2月,雪佛龍宣佈計劃到2026年年底前將全球員工人數減少最多20%,即9000人。今年5月,該公司在其全球最大產油基地——美國二疊紀盆地裁員近800人。

  更早之前,在2024年3月,殼牌公司在重組業務部門的過程中,計劃將裁減交易團隊至少20%的崗位。

  2023年,埃克森美孚通過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購先鋒自然資源之後,使得其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達到了十多年來最高水平,併成為美國最大頁岩盆地的最大生產商。但是,併購帶來的資產規模增加同樣帶來了成本控制壓力。為此,2024年11月,埃克森美孚對外披露,計劃對先鋒自然資源裁員397人。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油氣巨頭的日子並不好過。2025年上半年的財報信息顯示,埃克森美孚在2025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和其他收入815.0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930.6億美元。季度歸屬公司的淨利潤70.8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92.4億美元。

  雪佛龍則在2025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和其他收入448.2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11.81億美元。季度歸屬公司的淨利潤24.9億美元,上年同期為44.34億美元。

  此外,殼牌的營收為664.4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750.53億美元。季度歸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0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35.17億美元。季度調整後的EBITDA利潤133.1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68.06億美元。BP的營收也由上年同期的482.5億美元,降至476.77億美元。

  從上述油氣巨頭的經營業績來看,今年二季度相較去年同期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前,為應對俄烏衝突帶來的能源安全挑戰,國際油氣巨頭紛紛調整戰略發展方向,在收縮新能源產業投資的同時,加大在傳統油氣資源方面的投入。但是,從全球來看,新增油氣可開採資源量正在下滑。根據標普全球統計,2024年,全球範圍內獲得197個常規油氣發現,新增油氣可採儲量約12.62億噸油當量,同比下滑15%。

  在此背景下,油氣巨頭在降本增效的同時,還頻頻對油氣資產進行併購。

  2024年12月,殼牌與Equinor宣佈整合北海油氣資產,新合資公司預計在2025年年底前成立,將接管殼牌在北海的9個油田和Equinor在北海的3個油田,其中包括北海地區正在開發的最大新油田——Rosebank油田。

  今年7月,雪佛龍以530億美元全股票交易正式收購頁岩油企業赫斯。通過此次併購,雪佛龍獲得圭亞那Stabroek油田30%權益,該區塊可採資源量110億桶油當量;在美國巴肯地區的開採面積擴大至46.3萬英畝。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加大對油氣資產併購力度,已成為部分國際石油公司鞏固上游資源戰略的重要措施。國內一家油氣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低油價的時期恰恰是尋求併購的機會。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