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服貿會2025中國AIGC創新應用論壇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25中國AIGC創新應用論壇於2025年9月12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從大模型到智能體,驅動AI新生態」。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胡建鈞出席並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非常感謝主辦方的邀請,剛纔已經聽了非常多關於AI智能體的最新的進展。我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西門子怎麼樣把AI和工業相結合,AI從OpenAI到DeepSeeK已經深入人心了,我家的孩子都開始在用AI寫作文。如果孩子也能夠用AI的話,我想問一個問題:我們的藍領工人什麼時候能夠用AI?我們藍領工人什麼時候也能夠用上AI,我覺得這個是AI釋放最大的價值,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我們來分享,我們怎麼去解鎖工業乘上AI的乘數效應。
談到AI,我想回顧一下,西門子創立至今已有170多年曆史,在中國也有150多年了。AI是一個非常火的浪潮,但是我們回顧過往,其實我們也想知道,我們現在所處的週期是什麼?作為一家百年老店,我們已經穿越了好幾個經濟的期:從1872年來看,那個時候的中國是什麼樣子? 1985年西門子與中國簽署全面合作備忘錄,那個時候的中國是什麼樣子?西門子其實是享受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紅利,那麼接下來的40年我們作為一家外企在中國又該何去何從?這也是我們在思考的。
從技術的週期來看,我們有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工業革命,當然大家也非常清楚,第四次工業革命其實是西門子提出來的,它以數據和價值驅動為特點。這個時期我們經歷了非常多生產要素的重新配置,生產力急速的釋放等問題。我們和其他公司、協會聯合提出的工業4.0引入中國,當時在中國被稱為智能製造2025,今年就是2025。所以在工業4.0的今天,我們也會重新來看一下,AI也好、數據也好,等等這些數字化技術,對我們新型工業化的啓示是什麼?
從西門子的角度來講,我們希望深度的加入新一輪的生產力的躍升,在我們這邊更多考慮的是新技術、新業態,當然還有新出海。現在的中國企業都感受到非常的卷,卷的出路在哪裏?卷的出路不是在國內卷死同行,卷的出路是在找增量。所以在出海這個話題上面我們希望能夠在中歐,中國和全球市場給大家搭建一個比較方便的橋樑,接下來我也會提到。
從3個「新」來講:
第一個是新技術。從西子門的視角來看,我們理解的新技術,是目前在這個起始點上我們關心的,數字孿生、軟件定義自動化、數據與人工智能。為什麼我們點出這幾個呢?剛纔提到了,現在AI已經深入到娛樂、辦公,還有普通大衆日常的生活裏面去。但是如果說AI要滲透到工業裏面,其實是有一些基礎的工作是需要去做的,比如說數字孿生,它是鏈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樑,我們也叫Digital Twin數字孿生。比如說我們在一個物理空間內要去部署AI,如果沒有一個數據作為基礎的話,不論是AI的訓練,還是我們的控制,我們要怎麼去做呢?所以這裏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例如我們的數字孿生技術,數字孿生是什麼?其實我在想,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理工科的,我們做這麼多東西,不管是一個眼鏡、一艘巨輪,還是一家工廠,我們最害怕什麼?最害怕的是在物理空間裏面犯錯誤,這是一個哲學悖論:你不犯這些錯誤怎麼找到正確的答案呢?但是在物理現實世界裏面,每犯一次錯誤代價都是巨大的。如果說這個巨輪哪個地方設計錯了,或者哪個工廠的佈線錯了,我們重新調整是非常昂貴的。
為瞭解決這個哲學悖論我們該怎麼辦?所以我們希望在數字空間裏面犯錯,也就是說在產品還在設計的時候,在工廠還沒有建設的時候,在數字空間裏面打造一個1:1的數字孿生Digital Twin,在數字空間中去完成所有的仿真、所有的校驗,甚至包括今天的人工智能,後面還會有千百萬次迭代,在物理世界做千百萬次的迭代,這個成本是巨大的,包括時間成本、金錢成本、人力成本等,是不可接受的。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在數字空間裏面去不斷進行調整,甚至我可能有自己多做線程的模擬迭代,它的成本是什麼?成本趨近於零。所以這個是我們說AI到工業最基礎的一個東西。
第二我們談一下AI,這裏我以成都的數字化工廠為例,這不僅是工業4.0的樣板工廠,也是我們被達沃斯評選為的可持續和數字化的雙料燈塔工廠。我覺得這家工廠最讓人興奮的是,一線操作的員工們,也就是穿着藍大褂的新型的產業工人,已經能夠一些低代碼技術,在一線工作當中編寫一些簡單的AI腳本與一些工作流的編排,去加速他的工作,我覺得這個最重要的。
就我個人來說,我非常不鼓勵小孩子在學作文的時候, AI去寫作文,但是我認為如果AI,就像我剛纔講的,可以讓我們的新一代的中國產業工人去掌握AI技能,這是接下來中國高質量發展制勝的一個關鍵。過去中國一直在講勞動力優勢、人口紅利,如今面臨「少子化」之後,我們新的資源稟賦在哪裏?我覺得在於受過良好教育的新一代的產業工人,具備使用新型生產工具的能力,比如說AI的生產工具,在這裏西門子致力於把AI應用於工業,我們也一直在推動這件事情,包括我們的Industrial Copilot。剛纔有幾位嘉賓講到了Copilot的技術,我們在辦公、自動駕駛,很多的地方都用到了Copilot,接下來我認為Copilot發展的下半場在哪裏?在工業!我們一定要想辦法讓我們的這些機器人、人、產業工人、管理者、智能體在工廠中能夠協同工作,這個是我們一直致力於去做的事情。
說了這麼多,我們也在談,不論是數字化轉型也好,還是工業4.0也好,現在也進入到了一個「下半場」,我們所有的大型的頭部企業,包括西門子自己,就像剛纔我給大家展示的一樣,我們的成都工廠、南京工廠,都已經非常的先進了,數字化轉型、新型工業化、AI落地的下半場在哪裏?在於廣大中小企業。從我們的鏈主企業會滲透到供應鏈、供應商企業,這其實也是我們中國經濟裏面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因為它代表了大部分都是民營經濟。民營經濟做這件事情,會有更多的市場性的考量。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也推出來新的平臺業務,這是新的業態。從2022年已經開始,我們不再是做單一的供給,因為我們的需求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們有大企業,中等企業,有小型的長尾的客戶,在需求側發生深刻變革的時候,我們認為供給側也要有改革,也要有創新,在這裏我們推出西門子Xcelerator 平臺,這是西門子的X平臺,就是希望在供給側做創新。首先從供給的內容上面,包含我們西門子的產品和第三方夥伴的產品,甚至是能夠幫助到客戶的第三方產品,我們都希望能夠出現在我們的X平臺上,相當於是西門子的應用商店,這個就是西門子的X平臺。上面既有西門子的產品,也有第三方的產品,而且我們也特別鼓勵上面的產品能夠互相結合,就像樂高積木一樣的搭起來,恰到好處的去滿足企業數字化轉型、低碳化轉型和AI驅動的需求。
所以在這背後,我們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以及在線的電商平臺,這是一種新型的在2B領域裏面,把供給和需求連接起來的一種新的範式,這是我們一直在努力推進的。
包括我們新的平臺,在2B領域裏面,大家可能還不太習慣在線上去買一個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但是我們認為這在未來是一個趨勢。隨着AI的深入,隨着雲化、SaaS化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服務會在線上交付、線上選購。我們希望降低我們在B2B場景裏面最難的部分,就是供需匹配以及交易達成,我們也想做成這件事情,我們希望把所有的精力和資源全部放在正確的解決方案上面去,而不是前面的商務條件、合同談判等等細節。這些其實是隱形的商務成本,而且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它要非常短的、非常快的決策,它和大的企業、500強的企業做數字化的邏輯是不一樣的。
中小企業最想要什麼?要看得懂、買得起、裝得快、用得好的東西,多快好省,與大的企業的採購邏輯是不一樣的,大企業會做超前部署,需要大而全的東西,需要面向未來的東西,剛纔我們談到了數字化轉型,AI滲透的應用,現在進入下半場,最有活力的是中小企業,是這些供應鏈企業、民營企業。
他們的決策邏輯和央國企,世界500強是不一樣的,我們既要滿足他們的需求,又要恰到好處的,不給他們多餘的東西,他不會為多餘的東西多掏一分錢。這是我走訪了很多中小企業得出來的結論,因為西門子以前的東西非常的高大上,非常有戰略眼光,非常面向未來的,非常的領先和超前,但是我們今天也迴歸事情的本質:我能不能真正恰到好處地解決你的問題。如果我不能解決你的問題,我和我的生態夥伴一起能不能給你解決問題?這是我們現在新的邏輯。
所以既然西門子一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就要吸收中國最優秀的數字化和低碳化和AI的服務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推出「繁星計劃」。「繁星計劃」最主要的是什麼?是我們將一起發展我們的生態系統。我們希望我們的生產型服務業,這也是國家對這類企業的定位,就是指我們的服務商們能夠跟着平臺一起來發展。很多生產型服務業初創企業,也有非常多的自己的痛點,當然我們現在重點的發展是機器人、軟件、AI、知識教育等等,這上面有幾百家,我們遴選出來的優秀冠軍企業,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生產型服務業的冠軍上線到X平臺,以更快的速度去接觸到客戶。
從我們對生產型服務業,包括對我們的生態夥伴的支持角度來說,我們有推出相應的支持政策,我走訪了非常多的創新創業的企業,他們的發展路徑具有共性:技術型創業有可能是在中關村,很著名的那一條學院路,清華、北大,或者是其他學校的畢業了之後,幾個舍友一起來創業,這些人強在哪兒呢?強在技術、強在產品。弱在哪兒呢?弱在市場,弱在客戶。在拿天使輪的時候,拿一個非常跨時代的、非常有新意的一個產品,就能夠拿得到。A輪的時候,這個產品研製出來了,再經過小規模的試製也可以那倒。
但是要發展,就要證明自己的市場價值,這個時候這一類的企業往往最大的短板是市場和客戶,尤其是從學校裏面走出來的學院派,在面向工業的時候缺乏渠道、缺乏鏈接,在這個場景下面,西門子願意做創新創業的企業到工廠的鏈接者。因為我們手上有很多工廠,已經是西門子的客戶了,我們也希望讓客戶能夠擁抱最先進的創新創業的頂尖技術,這是我們對夥伴的賦能。
生產型服務業在中國也很卷,數字化服務商做MES,非常的苦,真正能賺錢的是在哪裏呢?在海外。我們也希望在我們平臺上成功的這些生產型服務業、數字化服務商,我們也把它上到全球的平臺,讓它去服務全球的客戶,讓他從掙人民幣變成掙歐元、美元,這也是我們平臺的使命。
我們已經發展了非常多的企業,以後我也不會用這種方式來展示我們的合作伙伴了,因為我們希望明年能夠以成千上萬的規模去發展優秀的冠軍,跟着西門子,跟着其他的夥伴一起成長,在國內活下來,捲到國外去,去拿外幣,這是我們的目標。
在進博會,我們會全新上線聚焦工業AI的頻道,這裏有豐富的資訊、優秀的產品、全面的工具鏈和數據,以及更重要的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和朋友,也歡迎大家關注,跟我們一起期待頻道的上線。
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