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代麗麗)服貿會期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首鋼園舉辦人力資源服務業產業融合與創新發展大會。會上發佈《北京市國際職業資格認可目錄(2025年版)》《北京市新質生產力人力資源開發目錄(2025年版)》兩項重要成果。
《北京市國際職業資格認可目錄(2025年版)》圍繞信息技術、科技服務、金融等重點領域持續擴容升級,目錄總量增至163項,向全球釋放北京匯聚高水平人才的堅定信號。目錄包括143項國際職業資格清單、9項急需緊缺國際職業資格清單、11項出海職業認證清單,其中有7項是國際職業資格互認清單。
9項急需緊缺國際職業資格清單是針對金融領域高層次人才需求,明確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持證人工作滿10年可對應本市高級職稱。11項出海職業認證清單新增了國內企業數據管理工程師認證證書,持續完善出海人才認證體系,助力中國企業更好參與國際競爭。
163項目錄中,還包含了7項國際職業資格互認清單。其中,資深公共會計師(FIPA)、英國全球特許管理會計師(CGMA)、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澳大利亞註冊會計師(CPA)4項以“豁免部分課程、減免考試科目”的方式實現互認;北京網絡安全協會與香港網絡安全協會簽署合作協議,實現京港兩地網絡安全領域人才評價標準與證書互認,打破區域人才流動壁壘。
自2021年起,北京已連續四年推進國際職業資格認可工作。截至2025年8月,北京市已爲2700多家企業提供7000餘人次國際職業資格的查驗服務,引進和評價專業人才近600名。
《北京市新質生產力人力資源開發目錄(2025年版)》對重點產業領域人力資源開發目錄和技能人才需求目錄的緊缺程度進行評級,首次發佈技術技能人才專業評價指引目錄,暢通“職稱+技能”雙線晉升通道。
會議還落地了一批着眼全球的協作項目,組建跨境產業人力資源服務聯盟,首批中資企業人力資源國際化服務聯絡站正式亮相,站點遍佈新加坡、澳大利亞、印尼、英國等11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