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近日在北京開幕。大商所聯合中央氣象臺共同設展,集中展示“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在服務農業風險管理、推動“氣象×金融”深度融合方面的最新應用成果,引來衆多與會者駐足關注。
據期貨日報記者瞭解,“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由中央氣象臺同大商所於2009年聯合編制,並於2022年服貿會上正式發佈,覆蓋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國23個主要城市,涵蓋日平均溫度指數(DAT)、月度累積平均溫度指數(CAT)、月度制熱指數(HDD)和製冷指數(CDD)等多類指標,逐步成爲農業、保險、能源等領域開展溫度風險管理的權威參考。
自發布以來,“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不僅獲評服貿會“最佳成果獎”,還逐步構建起“保險+期貨”“氣象+衍生品”等多層次風險轉移閉環,成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工具。2022年以來,市場已自發落地11個掛鉤“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的天氣風險管理應用項目,覆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等地區多個省市,爲17000餘畝農作物提供風險保障2640萬餘元,爲330畝水產品提供風險保障70萬元。2024年,中國氣象局和國家數據局聯合評選首批“氣象數據要素×”典型案例,“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項目成功入選。
在本次展會上,大商所與中央氣象臺通過圖文展板、LED屏和專題手冊等形式,系統呈現溫度指數在天氣衍生品開發、指數保險設計、農產品產量預測等方面的多個實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