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再度明晰,中國、歐洲、北美三大核心市場合計份額超85%,持續主導行業發展方向。RHO Motion 最新數據顯示,此期間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7%,達1070萬輛。其中,歐洲市場以30%的同比增幅展現強勁動能,北美市場則因政策調整等因素增長乏力,僅實現2%的同比增長,兩大市場呈現 “一快一慢” 的鮮明分化。
XINLUN
歐洲市場:政策加碼驅動轉型 銷量與滲透雙提升
作爲全球電動化轉型的前沿陣地,歐洲市場2025年以來持續以政策發力推動產業升級。3月,歐盟委員會正式明確維持2035年新車零排放目標不變,同時爲車企設置2025-2027年三年緩衝期,既堅定轉型方向,又爲企業預留調整空間。值得關注的是,歐盟還計劃於年底前出臺專項法案,取消企業燃油車稅收優惠,通過差異化政策引導企業加大電動化投入。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下,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穩步攀升。2025年1-8月,歐洲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30萬輛,同比增長30%,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1.5%。市場供給端活力十足:大衆、寶馬等頭部車企密集推出暢銷車型改款及全新產品,豐富消費者選擇;與此同時,中國品牌憑藉產品力與性價比優勢,在歐洲市場的滲透速度明顯加快,成爲市場增長的新亮點。
從產業供需兩端來看,電動化轉型邏輯進一步夯實。供給側,碳排放懲罰性政策倒逼車企加速新能源佈局,而考覈節點從2025年延緩至2028年,有效緩解了企業短期轉型壓力,爲技術迭代與產能落地創造了更充足的時間;需求側,燃油車稅收優惠的取消,直接降低了企業購置電動車的相對成本,預計將進一步激活企業端採購需求。
車企競爭格局中,大衆集團依舊穩居歐洲市場 “領頭羊”地位,市場份額高達25.7%。其2025年上半年純電動車(BEV)銷量同比暴漲47%,達 46.5萬輛,其中歐洲本土市場貢獻34.79萬輛,同比增幅更是飆升至 89%,成爲集團電動化戰略落地的核心支撐。
分國家來看,歐洲各國新能源滲透率差異顯著。2025年上半年,歐洲純電動車總銷量達119萬輛,同比增長25%,市場滲透率提升至15.6%(較2024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德國、英國、法國三大市場規模領跑,其中德國和英國表現尤爲亮眼,純電動車銷量同比增幅均超30%;法國則受本土政策調整影響,同期銷量出現小幅下滑,成爲少數增速放緩的主要市場。
2025年1-8月歐洲市場各車企電動汽車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EU-EVS2
注:大衆集團份額包括旗下品牌大衆、奧迪、斯柯達等;Stellantis份額包括標緻、雪鐵龍、菲亞特等;現代集團份額包括現代、起亞。
2025年1-8月歐洲市場主要品牌電動汽車銷量情況
數據來源:EU-EVS
北美市場:政策退坡致增長承壓,特斯拉仍占主導地位
與歐洲市場的強勁增長形成對比,2025年北美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動能明顯不足。1-7月,北美地區電動汽車銷量爲100萬輛,僅佔全球市場的10%,同比增幅僅2%,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美國作爲北美市場的核心,其銷量表現直接影響區域整體走勢。數據顯示,美國市場銷量佔北美地區總量的2/3以上,7月單月新電動汽車銷量達130082輛,環比增長26.4%、同比增長19.7%,市場份額提升至9.1%。業內分析指出,這一短期增長主要受政策節點驅動——7月4日特朗普總統簽署《大美麗法案》後,《通脹削減法案》中針對新電動、二手電動及商用電動汽車的消費者稅收抵免將於9月30日終止,消費者爲趕搭“政策末班車”紛紛提前購車,形成短期消費熱潮。但隨着稅收抵免政策正式退出,預計北美市場第四季度需求將出現明顯回落。
車企競爭方面,特斯拉依舊牢牢佔據北美市場主導地位。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在美國市場銷量達27.16萬輛,市場份額44.7%,儘管較此前的49%有所下滑,但仍遠超其他品牌。通用集團則表現突出,以12.9%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二,較去年同期翻倍,旗下雪佛蘭品牌成功超越福特、現代,成爲美國市場第二大電動車品牌,本土車企的電動化競爭力逐步提升。
2025年1-6月美國市場主要品牌電動汽車銷量情況
數據來源:Cox Automotive
從歐洲的 “加速跑” 到北美的 “踩剎車”,2025 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分化爲全球電動化轉型提供了關鍵樣本。隨着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釋放與車企戰略的落地,兩大市場能否縮小差距、甚至重塑格局,值得持續關注。
XINLUN
供稿部門 | 市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