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聚焦】中國銀河:新能源有望迎重估 傳統電源可靠性&靈活性值得重視

金吾財訊
昨天

金吾財訊 | 中國銀河證券發研報指,2025年9月12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佈《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發改能源〔2025〕1144號)、《關於完善價格機制促進新能源發電就近消納的通知》(發改價格 〔2025〕1192號)、《電力現貨連續運行地區市場建設指引》(發改能源〔2025〕1171號)。該機構表示,新型儲能收益模式不斷理順,27年裝機目標1.8億kw。發改能源〔2025〕1144號文推動建立新型儲能“電能量市場賺取價差+輔助服務+容量補償”三重收益模式。其中:1)推動“新能源+儲能”作爲聯合報價主體,一體化參與電能量市場交易;具有法人資格的新型儲能項目,作爲獨立主體參與電能量市場;有序推動新型儲能參與中長期市場。2)有序引導新型儲能參與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市場,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研究探索爬坡、轉動慣量等輔助服務品種。3)推動完善新型儲能等調節資源容量電價機制,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補償機制。伴隨收益模式的理順,文件明確到27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8億千瓦,較25年6月末的0.95億千瓦存在接近翻倍的空間。新型儲能裝機的持續增長,有望增強電力系統調節能力,進一步打開新能源消納空間。重視傳統電源的可靠性和靈活性價值。發改能源〔2025〕1171號文指出探索建立發電機組可靠容量評估機制,綜合考慮發電機組類型、出力特性、廠用電率、檢修停機等因素,科學評估各類型機組及新型儲能的容量係數,客觀反映其對電力系統發電容量充裕度的實際貢獻。在此基礎上,建立容量補償機制,對電力系統可靠容量給予合理補償。基於此,我們認爲容量補償政策未來或有望在更大範圍內推行,具備高可靠性的傳統電源,如火電、核電、大水電等均有望受益。除此之外,文件指出要加快完善中長期市場交易機制,逐步實現月度、月內等較短時間尺度中長期交易限價範圍與現貨市場限價貼近;同時支持新能源、核電企業與電力用戶簽訂多年期協議。我們認爲此舉有利於火電、大水電等具備調節能力的電源價值的進一步體現,以及核電長期收益的穩定。該機構續指,近期可再生能源補貼發放加快+各省136號文逐步落地+新型儲能建設加碼打開消納空間+綠電直連開拓用戶側應用場景四重催化下,重視新能源運營商的價值重估,與此同時,關注火電、水電、核電等傳統電源可靠性和靈活性價值的持續兌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