琻捷電子赴港上市:車規級無線傳感龍頭的資本突圍戰

新浪財經
09/16

  2025年9月5日,汽車無線傳感SoC(系統級芯片)廠商琻捷電子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中金公司、招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這家由復旦校友李夢雄博士創立的科技企業,憑藉在車規級芯片領域的突破性技術,成爲年內第二家按港交所18C章節特專科技規則申請上市的公司。

  行業地位:全球第三、中國第一的隱形冠軍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4年收入計算,琻捷電子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中國最大的汽車無線傳感SoC公司。其核心產品矩陣覆蓋智能輪胎傳感、電池管理(BMS)、通用傳感接口(USI)等應用場景,累計出貨量突破1.64億顆客戶覆蓋中國前十大整車廠。

  技術壁壘方面,公司創造了多項行業“首個”: 中國首個實現 TPMS SoC 及 BLE TPMS SoC 量產的供應商,且是國內唯一一家爲汽車 OEM 提供該類產品的企業;同時,作爲全球首家推出 BPS SoC 的公司,其 2024 年 BPS SoC 產品收入位居全球第一,亦是中國目前唯一擁有車規級無線 BMS 能力的公司。

  財務畫像:高增長與虧損並存,研發投入持續加碼

  財務數據顯示,琻捷電子2022-2024年營業收入從1.04億元躍升至3.48億元,複合增長率達83%,2025年上半年營收1.57億元,同比增長27%。然而,公司仍處於戰略虧損期,同期淨虧損分別爲2.06億、3.56億、3.51億元,2025年上半年虧損爲1.43億元。

  虧損主因在於高強度研發投入:2022-2024年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分別爲74%、43%、31%,2025年上半年仍保持23%的高佔比。琻捷電子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計劃將資金用於擴大業務規模及新產品商業化、提升核心技術研發能力、拓展國內外銷售網絡、戰略投資或收購以及補充營運資金等方面,旨在進一步鞏固行業地位,推動公司持續發展。

  挑戰與機遇:港股估值理性化下的突圍戰

  儘管坐擁行業龍頭地位,琻捷電子仍面臨幾大風險:

  · 單一行業依賴:公司收入主要來自汽車行業,行業週期波動直接影響業績;

  · 季節性波動:公司通常在每年下半年確認更高比例的收入,主要歸因於汽車行業客戶的採購模式。

  · 盈利路徑待驗證:港股市場對科技公司估值日趨理性,投資者將更關注其規模化盈利時間表。

  注:本文結合AI生成,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AI觀察員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