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寒王”到工業富聯,還有這些公司收穫AI紅利

傳感物聯網
09/16

文/楊劍勇

大模型無疑成爲當前最受關注的熱點技術,尤其DeepSeek的出現,低廉的成本及開源與卓越的性能,各行各業紛紛全面接入,讓更多企業通過低成本部署AI應用,從而驅動AI商業化落地,使得整個AI生態都將受益。

寒武紀

受AI驅動,寒武紀經營業績得到實質性突破,營收大幅飆升的同時,一改過去長期虧損困局。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4347%,達到28.81億元,淨利潤爲10.3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爲5.3億元,實現扭虧爲盈。

這個驕人的業績,在於大模型對AI芯片需求旺盛。同時,我國對高端芯片需求被受制,使得國產替代也在加速。

正因如此,寒武紀成爲炙手可熱的AI芯片廠商,在資本市場也是大放異彩,股價曾一度超過茅臺,繼而有“寒王”之稱,市值超6000億。當然,股價節節攀高的同時,是否存在泡沫也曾引發爭議。

工業富聯

對於工業富聯而言,明顯受益於AI大模型對算力需求,營收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並賺得盆滿鉢滿。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3607.6億元,同比增長35.58%;淨利潤121.13億元,同比增長38.61%。

得益於全球大型雲服務商對AI基礎設施建設資本開支延續擴張趨勢背景下,爲工業富聯的雲計算業務注入強勁動能。也是整體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算力服務已成爲公司最大營收板塊,營收佔比超六成,繼而蛻變爲“算力之王”,並驅動在資本市場表現驚人,市值一舉突破萬億大關,當前市值達1.18萬億元,年內累計漲幅190%。

商湯

商湯同樣受益生成式AI對算力暴增,從而使得生成式AI收入已成爲第一大業務板塊。2025年上半年總營收爲23.58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生成式AI收入爲18.15億元,同比增長73%,營收佔比提升至77%,一改過去低迷不振的態勢,營收呈復甦的態勢,有望開啓新增長週期。

主要在於商湯構建了龐大的AI基礎設施,形成了算力基礎設施護城河,截止2025年8月,商湯的總算力規模2.5萬PetaFLOPS,是支撐生成式AI業務快速發展的核心所在。由此,成功從傳統AI向生成式AI轉型,併成爲中國生成式AI的代表性企業。

雲從科技

作爲昔日四小龍之一的雲從科技,面對大模型浪潮下,業務也發生了改變,業績由此也得到了恢復增長態勢。2025年上半年營收1.69億元,同比增長40%。

額外要指出的是,在收入規模增長與成本控制雙輪驅動下,雲從科技的虧損有所收窄。上半年虧損2.3億元,相比上年同期減少1.26億元,收窄35%,預示着業績呈現良性發展態勢。

當前,雲從科技將“AI智能體+行業大模型”爲核心戰略。作爲核心產品的人機協同操作系統(CWOS)已升級爲AI-Agent平臺,並積極推動技術由金融、出行等原有領域向製造、能源、文旅等更廣泛行業延伸。其中上半年對外披露的“東西湖”項目就是一個與AI基礎設施和AI 智能體結合,並在技術上通過多模態技術進行大模型開發平臺的典型案例。

科大訊飛

科大訊飛作爲一家人工智能賽道上深耕了二十多年的AI廠商,一直在推動人工智能應用落地,目前形成了AI 行業應用、AI開放平臺和AI消費者產品三大AI落地商業化體系,尤其星火大模型的商業化落地正在逐步加速,從而驅動業績展現強勁的增長態勢。

繼2024年的營收突破兩百億大關後,今年繼續延續高增長格局。2025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營收109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在大模型賦能下,智慧教育是各大業務板塊中表現最靚麗的業務之一,同比增長23.47%,達到35.31億元,營收佔比提升至32.36%。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由於龐大的資金投入研發及大模型營銷推廣,從而導致科大訊飛增收不增利,盈利短期承壓。儘管大模型的投入讓盈利能力承壓,但面對因AI大模型帶來的人工智能新機遇,繼續保持面向未來搶佔人工智能紅利的戰略投入。

爲此,科大訊飛更是拋出一份40億的定增預案,將有8億元的資金用於星火教育大模型及典型產品開發項目,升級星火教育大模型,以此強化教育市場競爭優勢;32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因爲隨着對人工智能領域持續投入的增加,將推進大模型在更多行業的商業化落地,其業務規模預計會進一步擴大,科大訊飛指出,對日常營運資金的需求也將相應增加。

金蝶

作爲國內企業管理服務代表性的SaaS服務商之一,金蝶,將AI融入SaaS產品,鏈接 ERP 數據,形成了獨特的技術壁壘。同時,將AI深度融入SaaS產品的底層架構,構建蒼穹AI Agent平臺爲核心的技術底座。

因AI應用持續推進,金蝶的業績展現出穩健增長態勢。2025年上半年營收31.92億元,同比增長約11.2%,其中雲服務收入26.73億元,同比增長約11.9%,雲訂閱收入16.84億元,同比增長約22.1%。

與此同時,金蝶首次披露了AI合同金額。在報告期內,AI合同簽約金額合計已超1.5億元,長期來看,管理層希望在2030年AI的收入佔公司收入的比重能夠達到30%。

整體來看,金蝶積極以”AI優先“爲引領,持續把AI技術深度融入到金蝶的所有SaaS產品、服務和運營流程中,用AI重構企業管理的同時,推動整體營收穩健增長,毛利率也得到改善。對此,管理層在最新業績說明會上對今年實現盈利目標充滿信心,預計2025年全年扭虧爲盈。

最後

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後,將人工智能發展推向一個新高度,行業也隨之進入生成式AI時代,各界紛紛順勢而爲,正在快速融合大模型服務,由此,推動人工智能市場開啓一輪新增長週期。

生成式AI技術將被更多產品整合其中,這使得全球人工智能支出2024-2028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29%,到2028年,全球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支出預計將達到6,320億美元。這一數據來自IDC的報告。前景廣闊的人工智能賽道,整個人工智能生態系統中的公司受益,對業績帶來積極影響。

楊劍勇,福布斯中國撰稿人,表達觀點僅代表個人。致力於深度解讀人工智能、AI大模型、物聯網、雲服務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