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在天津簽約新建大型船舶海工修造基地項目之後,中遠海運重工再度落子華南,投資30億元打造世界級修船廠,加速擴張產能、完善全國佈局。
9月9日,廣東省陽江市濱海新區與中遠海運重工簽約華南船舶修理和海洋工程裝備修理改裝項目。陽江市委書記盧一先,市委副書記、市長餘金富與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辜忠東一行座談交流,雙方分別介紹了陽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企業發展情況,就中遠海運重工華南船舶修理和海洋工程裝備修理改裝項目規劃建設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並共同見證項目簽約。
中遠海運重工華南船舶修理和海洋工程裝備修理改裝項目選址於陽江港區,地處陽江市西南25公里的海陵灣,總投資超30億元,將建設40萬噸幹船塢、20萬噸和8萬噸浮船塢各1座,碼頭泊位7個(30萬噸2個,8萬噸4個,3000噸級材料船1個併兼顧8萬噸靠泊),年修船約250艘(含改裝10艘),船用鋼板等年加工能力2.5萬噸,主要開展大型集裝箱船、30萬噸超大型油輪(VLCC)及高端海洋工程裝備的修理與改裝業務。
據瞭解,中遠海運重工目前在華南地區僅有廣東中遠海運重工一家主力船廠,因建設時間較早,最大僅能承修15萬噸級及以下船舶,與集團內船舶大型化的發展不相適應,導致因缺少大塢資源而無法保障集團大型船舶在華南地區修理的需求。加之華南地區爲活躍的水域航線,特種船也頻繁於南海作業,華南地區整體修理改裝需求潛力巨大。
爲拓展華南地區業務,中遠海運重工於今年4月成立陽江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作爲實際運營主體在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海陵島西南部瓦曬村附近建設中遠海運重工華南船舶修理和海洋工程裝備修理改裝項目。
該項目目標面向世界船舶及海洋裝備修理改裝市場,適應船舶大型化發展需求,適修VLCC、超大型礦砂船(VLOC)、大型集裝箱船舶以及各類海洋工程裝備,目標年修理改裝各類大型遠洋船舶與海工裝備約250艘次,打造綠色、高端、智能工廠,推進海洋工程裝備領域突破核心技術,有利於助力廣東省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更加健全,提升海洋產業國際競爭力。
除了佈局華南市場之外,今年6月中遠海運重工還與天津港保稅區共同簽署大型船舶海工修造和改裝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天津港保稅區內建設大型船舶海工修造基地,規劃“三塢七泊位”佈局,用於開展大型船舶及海洋工程修理改裝業務,後續可根據市場需求開展海工總裝業務和綠色船舶建造業務。
該項目對提升北方國際航運中心服務能級、助力天津“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基地建成後將更好支撐地區發展需求,爲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據瞭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是中遠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裝備製造產業集羣,是以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建造、修理改裝及配套服務爲一體的大型重工企業。目前,中遠海運重工擁有9家大中型船廠,,分佈在遼寧、江蘇、上海、浙江、廣東等省市,年可建造各類商船750多萬載重噸,已交付各類船舶860餘艘,其中10多個船型填補了中國造船業的空白。
中遠海運重工是海洋工程裝備建造的開拓者,年可承建海工產品12個、海工模塊20組,已交付50多個海工項目,覆蓋從近海到深海的全部類型,多個項目屬世界首制和國際高端產品。
在修理改裝業務領域,中遠海運重工是“中國修船航母”、“FPSO第一改裝工廠”,年修理和改裝船舶可達1500餘艘。中遠海運重工是船舶和海工的專業化配套服務商,在中國沿海任何港口都能爲客戶提供優質快捷的專業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