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估值加速修復的互聯網巨頭

二級狗的碎碎念
09/13

一、核心業務重構:從規模擴張到價值深耕的質變

1、AI基建龍頭地位穩固,商業化進入爆發期

2025財年Q3(自然年2025Q2)阿里雲交出超預期答卷:收入317.42億元,同比增長 13%,較上季度7%的增速顯著提速,且經調整EBITA達31.38億元,同比激增33%,成爲阿里內部盈利增速最快的核心業務。這一增長背後,AI驅動的結構性變革尤爲關鍵。

AI推理需求佔新增算力採購的60%-70%,帶動AI相關收入連續6季度保持三位數增長,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截至2025年8月,阿里雲千問大模型在權威基準評測中穩居全球前列,衍生模型數量突破9萬個,全球排名第一,形成模型開源、生態沉澱、雲服務轉化的正向循環。

公司與義烏商城集團合作打造的數智貿易大模型於 2025年6月30日正式上線,整合 210萬家商戶數據,實現智能選品、多語言營銷等11個場景落地,推動傳統商貿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型,預計年降本增效超百億元,成爲數字貿易規則制定的核心樣本,成爲公司的標杆項目

2025年規劃的8個AI數據中心在三季度已完成6個投產,算力供給能力較年初提升 90%,剩餘2個預計2025年底前落地,屆時將滿足未來18個月AI推理需求的120%,爲收入持續高增奠定基礎。

2、淘寶閃購改寫即時零售格局,商業成效超預期

在蔣凡主導的戰略調整下,淘寶閃購成爲阿里重構電商競爭力的關鍵抓手,2025年下半年數據呈現規模與效率雙升特徵。

2025年8月日訂單峯值達1.2億單,週日均訂單穩定在8000萬單,較Q1增長60%。數據顯示,7月淘寶APP日均活躍用戶同比增長 17%,帶動即時零售市佔率提升至 42%,完成對美團閃購的反超。

88VIP會員數量同比增長15%,達5300萬戶,通過打通餓了麼、飛豬等權益,帶動閃購復購率提升至35%,形成會員粘性-訂單規模-成本優化的閉環。

3、國際數字商業從虧損收窄到盈利拐點

國際數字商業集團2025H1收入347.41億元,同比增長19%,經調整虧損從2024年同期的37億元收窄至5900萬元,接近盈虧平衡。核心驅動力來自速賣通的本地化運營+ AI賦能。

速賣通在歐洲市場推出3 日達服務,結合AI選品模型,使跨境訂單轉化率提升28%,2025Q3收入同比增長25%;

參考SHEIN的5倍市銷率,若2026年實現盈利,國際業務估值可從當前400億元提升至1200億元,成爲估值修復的潛在增量點。

二、估值深度重估:三重摺價修復,機構集體看多

1、核心指標仍處歷史窪地

港股總市值2.68萬億港元對應估值約12.5倍,仍低於近10年曆史分位的20%,未反映AI雲與閃購的增長溢價。

PB(市淨率)1.65倍,較互聯網行業平均3.2倍折價48%。若單獨重估AI雲資產,當前3664億元淨現金可覆蓋未來三年3800億元雲投入的96%,財務安全性與增長確定性並存。

2、市場折價顯著,機構上調預期

(1)雲業務估值:與全球巨頭差距拉大

廠商 2025Q2增速 PS(當前) PS(機構目標) AI收入佔比

阿里雲 13% 2.3倍 3.5-5倍 35%

AWS 17.5% 4.3倍 4.5倍 22%

微軟 Azure 31% 10.5倍 11倍 40%

(2)即時零售估值:閃購價值未被充分定價

美團閃購當前貢獻估值1957億元(對應 PS3.3倍),而淘寶閃購2025年預計收入 210億元,按同等PS測算應貢獻估值693億元,但當前市場隱含估值僅220億元,折價68%,顯著低於業務增長潛力。

(3)國內同行對比

公司 PE 核心業務增速 現金儲備/市值比 機構目標價漲幅

阿里巴巴 12.5倍 雲13%/閃購 45% 15.1% 35%-50%

騰訊控股 21倍 雲18% 12.3% 15%-20%

拼多多 28倍 跨境19% 9.8% 10%-15%

3、三大事件將加速價值兌現

1)AI雲盈利釋放:2026年雲業務經調整利潤率預計從5%提升至12%,若PS修復至4 倍,僅雲業務即可貢獻估值5200億元,較當前增加2000億元;

2)閃購轉正:若2026年Q2實現盈虧平衡,預計增厚淨利潤40億元,對應估值提升 800億元(20倍PE),並帶動電商板塊從12倍修復至15倍;

3)機構資金流入:高盛滙豐、花旗等已將阿里目標價上調至150-170美元(港股 166-188港元),較當前股價存在35%-50%上漲空間,外資持倉比例從Q1的18% 提升至22%,外資配置持續提升。

4、分部估值測算:合理估值4.5-5萬億元

業務板塊 估值方法 2025 年預測數據 合理估值 當前隱含估值 修復空間

中國電商(含閃購) PE 法(15 倍) 淨利潤 1250億 18750億 15500億 +21%

雲智能集團 PS 法(4.5 倍) 收入1350 億 6075億 3200億 +89%

國際數字商業 PS 法(3.5 倍) 收入 750 億 2625億 400億 +556%

菜鳥網絡 可比公司法 營收 1600 億 3200 億 2200億 +45%

現金及等價物 賬面價值 3700 億 3700 億 3700億 0%

合計 - - 34350 億 25000億 +37%

三、結論:戰鬥的阿里煥新迴歸,估值修復進入快車道

從2025年下半年數據看,阿里巴巴已完成三大關鍵轉型:

1、業務轉型:從電商轉向AI雲+即時零售雙引擎,雲業務收入佔比突破35%,閃購市佔率逼近45%,增長質量顯著提升;

2、效率轉型:雲業務利潤增速(33%)遠超收入增速(13%),閃購虧損縮減超預期,國際業務接近盈利,降本增效成果落地;

3、估值轉型:機構從謹慎觀望轉向主動加倉,雲業務估值倍數修復至全球同行的50%-60%,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展望未來,隨着AI雲數據中心全面投產、閃購盈利轉正、國際業務盈利,阿里巴巴估值有望向18-20倍PE迴歸,對應股價上漲40%-60%。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當前正是把握戰鬥的阿里估值修復的最佳窗口。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