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醫療板塊大面積飄紅,A股最大醫療ETF(512170)震盪上揚,盤中漲逾1%,成交額超4.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來醫療ETF(512170)連續吸金,截至9月12日,連續4日吸金合計3.8億元。基金最新規模爲275.84億元,在同類ETF中高居首位。

成份股方面,CXO表現亮眼,昭衍新藥漲停,康龍化成和九洲藥業緊隨其後,漲幅分別達到6.37%和3.95%。另一方面,華大基因、衛寧健康和華大智造表現較弱,跌幅分別爲2.91%、2.38%和1.93%。
萬聯證券研報指出,2025年上半年醫療研發外包CXO板塊整體收入同比增長13.77%,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3.82%。2025年上半年全球投融資復甦推動前端藥物發現需求回暖,CRO(合同研究組織)業務訂單轉化週期縮短,驅動業績兌現。
行業消息面,2025年9月1日至15日期間,創新藥領域臨牀在研一類新藥超400個,醫療器械領域1800餘個二、三類產品獲批上市。
信達證券指出,高端醫療器械領域,院內招採恢復驅動增長,消費醫療需求逐步修復,出海訂單修復及高端耗材滲透率提升。AI醫療聚焦影像、醫檢、基因測序等前沿領域,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啓動評估推動產業變革。醫藥生物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企業業績邊際改善,看好高端器械及AI醫療等方向。
醫療ETF(512170)及其場外聯接基金(012323)被動跟蹤中證醫療指數,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爲藥明康德、邁瑞醫療、聯影醫療、愛爾眼科、泰格醫藥、愛美客、康龍化成、樂普醫療、新產業、惠泰醫療。

數據來源於滬深交易所、公開資料等。
風險提示:以上產品由基金管理人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投資須謹慎!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本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於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並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上述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上述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
責任編輯:楊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