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兩條看似獨立卻又高度關聯的熱點新聞值得關注: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宣佈對英偉達公司違反反壟斷法實施進一步調查,同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再次嚴厲駁斥美方炒作的"中國產能過剩論",稱其"背離客觀事實和經濟規律,是爲保護主義提供藉口,真實目的是遏制中國的高質量發展"。
這兩個事件絕非偶然同步發生,或是全球經濟博弈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誌。
一方面,監管部門對全球AI芯片霸主英偉達的反壟斷調查,顯示了我國在維護自身市場公平競爭方面的決心與力度;
另一方面,中美在產能問題上的交鋒愈發激烈,反映出全球供應鏈重構背景下的深層次矛盾。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種雙重衝擊不僅預示着科技股估值體系的重大調整,更意味着全球資產配置邏輯的根本性變化。
正如即將於本週五(9月19日)王玉榮教授給大家帶來的講座:中美關係以及中國企業家的戰略決策,這是一個很具體的問題。
英偉達對邁絡思科技的收購案可以追溯到2020年,當時市場監管總局基於英偉達的承諾做出了依法附加限制性條件批准該交易的決定,所附加的條件均爲行爲性的條件,要求交易後主體承諾根據公平、合理的原則進行運營。
然而,經過近五年的市場觀察,英偉達公司涉嫌違反了當初的承諾條件,市場監管總局因此在2024年12月啓動立案調查。
這一調查的升級,從初步調查發展到進一步深入調查,表明監管部門掌握了更多違法違規的實質性證據。
從技術角度分析,英偉達通過收購邁絡思,不僅獲得了高性能網絡互聯技術,更重要的是構建了從GPU到網絡通信的完整AI基礎設施生態。
這種垂直一體化的佈局,在AI爆發式增長的背景下,確實可能產生市場支配地位的濫用風險。
消息公佈後,英偉達股價應聲下跌近3%,市值一夜蒸發6400億元;英特爾、AMD、阿斯麥、臺積電、Arm等美股大型半導體公司也普遍收跌。
這種連鎖反應並非過度恐慌,而是市場對AI芯片估值體系重新定價的理性表現。
從基本面角度看,英偉達第三季度收入達351億美元,同比增長94%,業績表現依然強勁。
但是,面對最高可能超過50億美元的罰款,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公司的風險溢價。
更重要的是,反壟斷調查可能導致英偉達在我國市場的業務模式發生根本性變化。
我國作爲全球最大的AI應用市場之一,任何在我國業務的限制都將對其長期增長前景產生深遠影響。
從長期投資視角看,英偉達面臨的監管壓力爲中國AI芯片企業創造了難得的發展窗口期。
寒武紀、海光信息等公司在AI推理芯片、服務器CPU等細分領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積累,有望在未來幾年實現快速成長。
但投資者也需要保持理性,國產替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短期內完全替代英偉達的技術生態並不現實。
關鍵在於把握好投資節奏,重點關注那些在特定應用場景下已經具備替代能力的公司。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指出:"美方拋出的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看似是經濟概念,背後包藏的是遏制打壓中國產業發展的禍心,旨在爲本國謀求更有利競爭地位和市場優勢,是赤裸裸的經濟脅迫和霸道霸凌"。
這一表態揭示了當前國際貿易爭端的本質:並非基於經濟理性的市場調節,而是基於地緣政治考量的戰略競爭。
美國芯片特別是高端芯片有80%用於出口,豬肉和農產品也大量出口,按照"產能過剩"的邏輯,這些是否也應被稱爲"產能過剩"?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產能過剩本質上是一個供需關係問題,應該通過市場機制進行調節。但美方的做法是通過政治手段人爲設置貿易壁壘,這種做法違背了自由貿易的基本原則。
美國隨着製造業的利益固化和空心化,企業創新能力下滑,引發了製造業的產業創新危機。
爲了掩蓋產業創新危機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美國部分政客近期開始帶頭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
這種分析直擊要害。
我國在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鋰電池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本質上是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的結果。
據統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佔生產的比例遠低於德國、日本和韓國等傳統汽車出口大國,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過剩傾銷"。
從投資角度看,美方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反而爲我國新能源企業在其他市場的拓展創造了機遇。歐洲、東南亞、拉美等地區對清潔能源技術的需求持續增長,我國企業憑藉技術先進性和成本優勢,有望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貿易保護主義的升級將導致全球供應鏈的進一步分化。
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這意味着需要重新審視資產配置的地域分佈和行業結構。
首先,傳統的全球化紅利將被地緣政治風險所衝抵。
跨國公司面臨的合規成本上升,盈利能力可能受到衝擊。
其次,區域性供應鏈的重要性將顯著提升,東南亞、印度等新興市場有望成爲新的製造業中心。
最後,技術自主可控將成爲各國產業政策的核心目標,相關的研發投入和產業扶持力度將持續加大。
這爲科技創新類企業提供了新的投資主題。
當前的市場環境爲股指期貨期權交易者提供了豐富的策略選擇空間。
地緣政治風險、監管政策變化、技術創新週期等多重因素交織,導致市場波動率顯著上升。
從波動率結構看,短期波動率受政策消息面影響較大,呈現出高頻震盪的特徵;中長期波動率則更多反映基本面的變化趨勢。
這種波動率期限結構的扭曲,爲期權交易者提供了豐富的套利機會。
具體策略上,投資者可以通過賣出短期高波動率期權、買入長期低波動率期權,構建跨期套利組合。同時,利用不同行業、不同市場之間的波動率差異,構建跨市場、跨品種的對沖策略。
在產業鏈重構的背景下,不同行業的表現分化將更加明顯。
半導體、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高景氣度行業與傳統製造業、金融地產等週期性行業之間的輪動效應將持續存在。
投資者可以通過構建行業輪動的期權組合,在享受成長性行業上漲收益的同時,通過賣出看漲期權獲得額外的權利金收入。
對於看好長期趨勢但擔心短期回調的投資者,可以採用保護性看跌期權策略,在鎖定下行風險的同時保留上漲空間。
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系統性風險的防範變得尤爲重要。
傳統的股票多頭策略難以應對黑天鵝事件的衝擊,需要通過期貨期權構建更加靈活的對沖機制。
宏觀對沖策略的核心在於識別影響市場的主要風險因子,並通過相應的金融工具進行對沖。
例如,可以通過買入VIX看漲期權對沖市場恐慌情緒,通過匯率期貨對沖人民幣貶值風險,通過商品期貨對沖通脹風險等。
從宏觀政策角度看,四季度有望迎來更多穩增長措施的出臺。
房地產政策的邊際鬆動、基建投資的加速推進、消費刺激政策的持續發力,都將爲市場提供有力支撐。
特別是在外部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內需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內生增長動力將成爲四季度投資的重要主線。
從估值角度看,經過前期調整,A股主要指數的估值水平已經回到歷史較低區間。在政策底部逐漸明確的情況下,估值修復的空間較大。
英偉達反壟斷調查事件再次凸顯了科技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在人工智能、半導體、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關鍵技術領域,國產替代的投資機會將持續湧現。
首先是AI芯片產業鏈,包括芯片設計、製造、封測等環節的優質企業。隨着國內AI應用需求的快速增長,相關企業有望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重提升。
其次是新能源產業鏈的優質龍頭。儘管面臨海外貿易壁壘,但國內市場需求巨大,技術領先的企業仍然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最後是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企業,包括數據中心、雲計算、網絡安全等細分領域。
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投資者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合理配置不同類型的資產。
從大類資產配置看,建議採用"核心+衛星"的策略。
核心資產以低風險、穩收益的品種爲主,如高等級債券、銀行理財等;衛星資產則可以配置一定比例的高彈性品種,如成長股、商品期貨等。
從行業配置看,建議採用均衡配置的思路,避免過度集中在單一行業或主題。同時,要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及時調整配置結構。
當前的全球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
傳統的全球化模式面臨挑戰,新的區域化、數字化發展模式正在興起。這種變化既帶來了挑戰,也創造了機遇。
對於中國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重新審視投資邏輯的重要時點。過去依賴出口導向、資源驅動的增長模式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內需驅動、創新引領的新模式正在形成。
在這種背景下,投資策略需要從追求短期收益轉向關注長期價值,從關注估值水平轉向關注成長質量,從被動跟隨轉向主動佈局。
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傳統的買入持有策略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期貨期權作爲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其戰略價值日益凸顯。
首先,期權期貨可以提供更加靈活的風險管理手段。通過構建不同的組合策略,可以在各種市場環境下實現風險的精確控制。
其次,期權期貨可以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通過槓桿機制,可以用較少的資金獲得較大的市場敞口,提高資本回報率。
最後,期權期貨可以創造額外的收益來源。通過賣出期權獲得權利金收入,可以在橫盤市場中獲得穩定收益。
面對日益複雜的金融市場,投資者教育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只有充分理解各種金融工具的特點和風險,才能在投資中做出理性決策。
通過專業的培訓和交流,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期貨期權工具,提升投資技能和風險管理能力。
特別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掌握期貨期權交易技巧已經成爲專業投資者的必備技能。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高淨值個人投資者,都需要通過持續學習來適應市場變化。
英偉達反壟斷調查和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表面看是對市場的衝擊,實質上卻是全球經濟新秩序重構的重要信號。
在這個歷史轉折點上,能夠準確把握趨勢變化、靈活運用金融工具的投資者,將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先機。
正如本次投資者教育會的主題所體現的,在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的情況下,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背離客觀事實和經濟規律,是爲保護主義提供藉口,但這也恰恰爲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和國際拓展提供了動力。同樣,英偉達面臨的反壟斷調查雖然對其股價造成衝擊,但也爲中國AI芯片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歷史性機遇。
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變化是永恆的主題。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只有不斷學習、持續創新,才能在波詭雲譎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機遇只青睞有準備的投資者。
在這個歷史性的轉折點上,
您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挑戰、把握機遇?
掃碼立即報名,
讓我們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裏,
共同尋找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共同開啓財富增長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