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週二(9月16日)亞洲早盤,比特幣報交投在115,230.52美元,略高於11.5萬美元,較本週初強勁開局後小幅回落。交易員正在等待美聯儲政策變化,現貨ETF帶來的機構需求爲市場提供支撐。
與此同時,以太坊在4,500美元附近關鍵阻力區交易,受益於機構需求回升、交易所流出導致的供應收緊,以及積極的技術面走勢。
比特幣這波溫和回調出現在美國現貨ETF資金持續流入,以及市場對美聯儲下週降息的樂觀預期背景下。但交易員依舊分歧:這場反彈是否建立在脆弱的基礎之上?還是說加密市場在上週因CPI數據波動後已穩步重回軌道?
研究機構的觀點各不相同。
Glassnode 的週報強調市場的脆弱性。儘管上週ETF資金流入激增近200%,期貨未平倉合約飆升,但現貨市場依然乏力。Glassnode寫道,買盤信心仍然淺薄,資金費率走軟,獲利了結在增加,目前超過92%的供應處於盈利狀態。
期權交易員也縮減下行對沖頭寸,壓低波動率利差。Glassnode警告,這使得市場在風險迴歸時暴露無遺。其核心觀點是:ETF和期貨支撐了反彈,但如果沒有更強的現貨資金流入,比特幣依舊脆弱。
QCP則持相反觀點。這家新加坡交易臺表示,加密貨幣在CPI數據確認關稅主導的通脹並無重大意外後“已重回正軌”。他們強調,比特幣ETF已連續五天錄得大額流入;以太坊錄得兩週來最大資金流入;即便在ETF延遲背景下,XRP和SOL仍表現堅挺。
他們認爲,交易員將監管推遲解讀爲“必然延遲”而非“拒絕”。隨着山寨幣季指數升至90天高位,QCP認爲,比特幣在11.5萬美元上方的盤整正成爲資金輪動進入高貝塔資產的跳板。
這種分歧凸顯出,比特幣當前在11.5萬至11.6萬美元區間的震盪是一場拉鋸戰。Glassnode稱之爲“脆弱的樂觀”,而QCP則稱之爲“動能”。哪一方正確,可能取決於未來幾周ETF資金流入能否持續抵消獲利了結壓力。
比特幣技術分析
比特幣在9月份上漲近6%,打破了其通常的季節性疲弱走勢。在強勁的一週表現之後,該資產在11.56萬至11.73萬美元之間的重要供應區遇阻。如果能明確收於11.73萬美元上方,則可能意味着有望衝擊新高。
隨着即將到來的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以及市場普遍預期週三降息,比特幣週一跌破11.45萬美元。分析指出,這一回調或許是一個有利的買入機會。
關鍵的回測區間在11.1萬至11.3萬美元之間,這與第二季度的結構類似。6月時,比特幣從低於10萬美元的低點反彈至10.9萬美元,並在11萬美元阻力位下方盤整。當時在初步受挫後,市場在10.5萬美元附近吸收流動性,隨後在7月突破至12萬美元以上的新高。
(來源:tradingview)
目前似乎正在形成類似的走勢。如果當前的上升趨勢要保持,比特幣需要守住11.1萬–11.3萬美元區間。若跌破該區間,則會削弱看漲前景;若能在此穩定,則可能確認再次的結構性突破。
相對強弱指標(RSI)也支持這一觀點。RSI已重新站上50水平,並正測試該位作爲支撐。從歷史經驗看,這一形態往往預示着買盤動能的迴歸,正如6月所見。
加密分析師 ShayanBTC 指出,礦工行爲也強化了這一積極前景:“技術結構轉變與礦工的增持結合,構成了利好的前景。只要11.2萬美元守住,比特幣似乎就有條件維持動能。”
新買盤羣體的進入
另一個支撐11.3萬美元區間的因素是URPD(已實現價格分佈)指標。該指標根據購買價格繪製比特幣的供應分佈。最新數據顯示,約5.5%的比特幣供應在11萬至11.3萬美元區間內發生轉移,使該區間成爲近幾周最活躍的累積區域之一。換句話說,大量持有者在此建倉,表明他們認爲該水平具有長期價值。
(來源:glassnode)
錢包分組的行爲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累積趨勢。自2024年7月以來,“鯊魚錢包”(持有100至1000枚BTC)增持了近100萬枚比特幣,其總餘額升至593.9萬枚。這一穩步增加表明,新的中型投資者正在入場。
與此同時,大錢包羣體的減持也較爲顯著。“鯨魚錢包”(持有1000至10000枚BTC)自2024年3月以來減少了32.4萬枚,而“巨鯨錢包”(持有≥10000枚BTC)則減少了39.1萬枚。
總體而言,自去年高點以來,約71.5萬枚比特幣被釋放至市場。關鍵的是,這些供應大部分被小型和新入場的持有者吸收。這一結構性轉變凸顯出,11.3萬美元水平可能是新一輪上漲前的最後一個具有意義的“折扣”區間。
(來源:Glassn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