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Q2財報季,市場已經厭倦了“我們正在大力投入AI”的宏大敘事。現在,每一個投資決策都需要回答一系列尖銳、具體且無法從公開信息中找到答案的問題:關於物理極限: 當電力和冷卻成爲新的“算力瓶頸”,投資機會是在液冷技術、光模塊,還是在更具顛覆性的能源解決方案裏?微軟、Google的下一代數據中心,究竟在押注哪種技術路線?關於商業模式: AI Agent的“iPhone時刻”何時到來?它的...
網頁鏈接剛剛結束的Q2財報季,市場已經厭倦了“我們正在大力投入AI”的宏大敘事。現在,每一個投資決策都需要回答一系列尖銳、具體且無法從公開信息中找到答案的問題:關於物理極限: 當電力和冷卻成爲新的“算力瓶頸”,投資機會是在液冷技術、光模塊,還是在更具顛覆性的能源解決方案裏?微軟、Google的下一代數據中心,究竟在押注哪種技術路線?關於商業模式: AI Agent的“iPhone時刻”何時到來?它的...
網頁鏈接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