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醫學影像全球領跑 影禾醫脈MICCAI 2025挑戰賽奪魁背後的實力與動能

智通財經網
昨天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日,在醫學影像計算與計算機輔助干預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 MICCAI 2025 3D視覺語言多模態挑戰賽中,由一脈陽光(02522)孵化的人工智能企業上海影禾醫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影禾醫脈”)在全球數百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在CT 影像自動報告生成任務獲得第一名,在18 標籤異常分類任務獲得第三名。影禾醫脈的表現,證明中國團隊在該領域已具備國際領跑能力。

國際賽事表現傳佳績,擊敗哈佛、斯坦福等頂尖團隊

MICCAI 2025 3D 視覺語言多模態挑戰賽的主辦方陣容兼具國際化與權威性,學術機構涵蓋蘇黎世大學及其附屬醫院、波士頓大學、哈佛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帝國理工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等頂尖院校,以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醫學研究重要國家機構;產業界方面,領先的計算平臺提供方英偉達(NVIDIA)參與支持,爲賽事提供了頂級的研究與數據資源,確保了挑戰賽在學術價值與臨牀應用上的廣泛影響力。

在 MICCAI 2025下設的3D視覺語言多模態挑戰賽因直擊臨牀診斷痛點,被業內視爲衡量AI技術落地能力的“試金石”。本次挑戰賽吸引了來自哈佛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附屬醫院等全球頂尖機構的數百名參賽者同臺競技,涵蓋CT影像自動報告生成、多標籤異常分類等四大核心臨牀應用場景。

CT影像自動報告生成任務要求基於CT-RATE數據集訓練多模態模型,將3D胸部CT自動轉換爲臨牀準確的放射學報告。影禾醫脈在參與該任務的161位參賽者中綜合排名位列第一。其生成的報告不僅能完整呈現病變位置、大小、形態等核心信息,還能結合影像特徵給出傾向性病竈判斷,高度契合臨牀醫生診斷邏輯,在關鍵評分指標上表現突出,平均BLEU(1-4)達到0.2791,相比基線準則高出5個點。

多標籤異常分類任務則需針對 CT-RATE 數據集中的 18 類胸部異常病變(含肺結節、肺炎、主動脈鈣化等疑難病種)進行精準的多標籤預測。影禾醫脈在參與該任務的118位參賽者中躋身前三,18種胸部異常病變平均AUC達到0.846,展現出極強的泛化能力,爲臨牀中複雜病變的精準識別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

從賽事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影禾醫脈關於醫學影像AI研發的技術實力已躋身國際領先水平。那麼在影禾醫脈的技術突破與成果落地的背後,這種全球領先的優勢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達到的呢?編者認爲正是一脈陽光與影禾醫脈長期堅持“產業 + AI” 深度融合的成果。

“產業+ AI”深度融合,加速催化醫學影像智能化實踐落地

作爲國內最大的第三方醫學影像服務平臺,一脈陽光不僅爲影禾醫脈提供了海量真實世界的影像數據,爲模型訓練與優化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還通過覆蓋全國的影像中心網絡,爲AI技術搭建了“從研發到落地”的全場景驗證環境,讓技術能在真實臨牀場景中不斷打磨完善。與此同時,影禾醫脈的AI技術能力反哺一脈陽光的業務發展,形成“數據-模型-應用-數據”的閉環生態。這種“雙向賦能”的模式,讓雙方在醫學影像AI領域的佈局形成協同優勢,成爲國內“數據支撐+技術頂尖+落地廣泛”的典型代表,爲醫學影像AI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可參考的實踐路徑。

目前,一脈陽光已建成國內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醫學影像數據庫,覆蓋 115 家影像中心的服務網絡年新增數據近千萬例,涵蓋 CT、MR 等多模態影像,未來將加速其標準化數據集的擴容與質量提升,強化 “數據越多 - 模型越準 - 應用越廣” 的正向循環。一脈陽光的數據優勢不僅在於 “量”,更在於 “合規可控”。通過自有數據治理架構與隱私計算技術,實現數據 “可用不可見”,解決了醫療機構數據共享的核心顧慮。

另一方面,一脈陽光堅持投入 AI 應用平臺研發,重點支撐影像基座大模型的迭代與商業化落地,爲後續多部位 AI 產品開發提供技術儲備。

一脈陽光孵化的影禾醫脈推出的全球首個多模態全流程醫學影像基座大模型 “影禾覓芽 ®”,正是其搶佔 AI 先機的核心技術壁壘 —— 該模型以千萬級標準化數據預訓練,通過 “基座預訓練 + 下游微調” 模式,將 AI 產品開發週期縮短 70% 以上,實現醫療 AI 從 “單點突破” 到 “全流程賦能” 的躍遷。

此外,一脈陽光還與華爲、阿里、訊飛等聯合研發大模型一體機、應用端數據產品等,將應用場景從影像診斷拓展至健康管理、醫保服務,形成 “數據 - 模型 - 產品 - 臨牀反饋” 的完整閉環。這種 “全場景覆蓋” 的佈局,既符合國務院《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到的“人工智能 + 民生福祉” 的目標,也讓 “影禾覓芽 ®” 從單一技術工具升級爲行業生態平臺 —— 通過開放 API 接口吸引第三方開發者,推動 “技術平權”,既響應政策 “開源生態繁榮” 的倡導,又打開技術變現的增量市場。

從行業趨勢看,影像數據作爲醫療數據中體量最大、臨牀價值最高的品類之一,已經成爲驅動醫療 AI 創新的核心要素。一脈陽光的實踐證明,只有打通 “數據合規流通 - 模型迭代優化 - 場景商業化落地” 的閉環,才能真正釋放醫療數據的價值。

此前在今年9月的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影禾醫脈攜手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醫療領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共同發佈了基於“河圖計劃”的顱腦醫學影像AI系統性研發成果——顱腦CT核心定義表與顱腦L1基座模型,該計劃是一套涵蓋數據標準、基座模型、應用生態的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的系統性規劃,致力於解決醫學影像AI領域長期存在的“產品應用場景碎片化、無序生長制約落地、醫療與技術協同不足”等痛點,旨在構建中國自主可控的智慧醫療基礎設施。

從MICCAI全球奪冠到服貿會落地成果展示,影禾醫脈近期的“雙料突破”,爲中國醫學影像AI技術從“跟跑”邁入“領跑”助力。

相較於國際同類企業,影禾醫脈的核心優勢在於始終堅持“技術源於臨牀、服務於臨牀”的理念。依託一脈陽光豐富的真實臨牀資源,其AI模型在研發初期就深度融入中國醫療場景的具體需求,不僅在比賽中展現出卓越的算法性能,更在實際應用中體現出優異的適用性與可靠性。這種緊密結合臨牀的發展路徑,正是影禾醫脈既能問鼎國際頂尖賽事,又能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關鍵所在,也爲中國醫學影像AI的自主創新與產業應用提供了可期待的成功範式。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