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加拿大央行在週三議息會議上宣佈,將基準隔夜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2.5%,爲今年3月以來首次降息。此次舉措符合市場普遍預期,旨在應對美國加徵關稅對加拿大經濟和就業市場造成的持續衝擊。然而,央行在聲明中並未明確未來寬鬆路徑,顯示出決策者在經濟下行壓力與通脹風險之間保持謹慎平衡。
行長麥克勒姆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近期經濟增速放緩、通脹上行風險減弱,使決策委員會一致認爲降息有助於“更好地平衡經濟與通脹風險”。加拿大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化計算萎縮1.6%,主要受出口和企業投資大幅下滑拖累,央行直言“美國加徵關稅和貿易不確定性正在嚴重壓制經濟活動”。
勞動力市場狀況惡化是本次降息的另一大觸發因素。數據顯示,加拿大7月和8月共減少就業崗位逾10.6萬個,失業率升至7.1%,其中多數集中在受貿易影響較大的製造業、零售和批發行業。同時,招聘放緩的跡象也開始在其他行業顯現。央行指出,雖然消費和房地產活動仍維持“健康增長”,但人口增速放緩和就業疲軟將限制家庭支出。
關稅成爲當前經濟疲軟的核心因素。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對不符合北美貿易協定的加拿大商品徵收35%的關稅,並對鋼鐵、鋁、汽車及銅等關鍵行業加徵額外關稅。加拿大總理卡尼近期取消了大部分對美反制關稅,試圖緩和貿易緊張局勢,減輕對國內通脹的壓力。麥克勒姆強調:“關稅對汽車、鋼鐵和鋁等關鍵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儘管降息決定一致通過,麥克勒姆透露,政策制定者也曾討論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最終聲明刪除了7月會議上關於“未來可能進一步降息”的措辭,改爲表示將“謹慎推進”,原因是全球貿易格局的動盪仍會增加經濟成本,同時限制增長前景。
市場解讀認爲,央行在重啓寬鬆的同時,並不希望過快進入激進降息週期,以防止全球保護主義導致的輸入型通脹風險。Capital Economics副首席北美經濟學家Stephen Brown指出,政策利率自新冠疫情初期以來首次跌破央行2.25%至3.25%的中性區間中點,顯示當前政策已偏向寬鬆。
在利率決議公佈後,加元兌美元短線走低,一度觸及日內低點。加拿大兩年期國債收益率小幅上漲2個基點至2.48%,10年期收益率維持在3.15%左右,較美國國債低近90個基點。
利率互換市場顯示,投資者已完全定價本輪週期內至少再降一次息,約有50%的概率認爲央行將在10月會議上再次降息。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經濟學家Katherine Judge表示:“隨着失業率維持高位且反制關稅取消,通脹將受到抑制,我們預計10月將再次降息25個基點。”
然而,也有觀點持謹慎態度。Oxford Economics的Tony Stillo和Michael Davenport認爲,這並非開啓一輪深度寬鬆週期,預計央行在10月再降息一次後,將維持2.25%的政策利率直至2026年。他們指出,今年秋季聯邦預算中可能推出的大規模財政刺激將成爲支撐經濟的主要力量,貨幣政策將發揮輔助作用。
蒙特利爾銀行首席經濟學家Doug Porter則表示:“此次降息更好地平衡了經濟與通脹風險,央行將根據短期經濟數據動態調整政策。”他預計未來數月還將有兩次降息。
核心通脹指標持續回落,央行首選的修正均值和中位數指標年率已降至約3%,廣義通脹壓力接近2.5%。薪資增速繼續放緩,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速維持在2%附近。麥克勒姆表示:“最新數據顯示,潛在通脹的上行壓力正在減弱。”
央行還密切關注關稅擾動和供應鏈重組如何傳導至消費者物價和通脹預期。麥克勒姆指出,近期美國關稅政策相對穩定,但北美貿易協定的即將重談將成爲新的不確定性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