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界面新聞)
9月20日,淘寶閃購到店團購業務開啓第一批上線試點城市,首批覆蓋上海、深圳、嘉興三個城市的核心商業區域,品類涉及茶飲、甜品、正餐、自助餐及城市特色小喫等多個餐飲品類。除淘寶閃購外,支付寶、高德兩APP也均有入口。
“這是我們水到渠成的業務發展,我們將繼續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更好支持商家發展。”淘寶閃購相關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表示。
淘寶閃購到店團購業務入口及新人福利頁面
事實上,早在9月初便有消息稱阿里有意涉足團購業務。當時據新浪科技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阿里近期的業務調整將聚焦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包括重啓口碑網以及高德地圖開展自營團購業務,對標大衆點評等行業巨頭。高德地圖將在此次業務調整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正積極搭建相關產品能力。
此後高德開展自營團購的消息雖未獲官方證實,但該平臺於9月10日推出了與大衆點評模式類似的“高德掃街榜”,併爲其配置了高德APP的一級流量入口。
10天后,阿里做團購業務的消息終於落地,只不過業務主體放在淘寶閃購上。相比外賣,到店消費場景複雜度較低,少了履約配送環節,利潤空間更大。
今年8月,淘寶閃購的日訂單峯值達到1.2億單,週日均訂單量達到8000萬單,帶動閃購整體的月度交易買家數達到3億,對比今年4月增長了200%。過去幾個月在外賣業務中取得的成績,爲阿里加碼到店業務增添了底氣。
阿里上線該業務,主要是爲構建 “到家+到店” 的完整生態,併爲其電商主業尋求新的增長曲線。至此,在即時零售、外賣到家、點評、到店團購等業務上,阿里均與美團處於重疊競爭態勢。
此次阿里發起進攻的到店領域,正是美團的主要營收來源之一。美團發佈的2025年二季度及半年報顯示,二季度美團收入約爲918.4億元,經營利潤爲2.26億元,經調整淨利潤約爲14.93億元。其中包含到店業務的核心本地商業收入653億元。
淘寶閃購由於背靠阿里生態,到店和外賣的商家資源可共享使用,在減少履約補貼成本的同時,也可幫商家帶來更多線下流量。不過後續隨着消費者對新團購平臺的新鮮度逐漸降低,以及對商家補貼進入常態化,能否將新用戶轉化爲長期穩定的消費羣體,建立起差異化競爭壁壘,仍是不小的挑戰。
從阿里的股價情況來看,佈局本地生活新業務,有望爲其帶來新的增長動力,從而對股價產生積極影響。
就在9月17日,阿里巴巴(9988.HK)股價續創近4年新高,港股總市值重回3萬億港元,今年以來其股價已累計漲超96%。
國信證券最新研報認爲,阿里堅持投入AI+云爲核心的科技平臺和購物與生活服務融合的大消費平臺兩大歷史性戰略機遇。該行預計公司2026-2028財年收入爲10643億元、11817億元、12866億元,經調整淨利潤爲1266億元、1670億元、1938億元。考慮到阿里2026財年的投入幅度較高,國信證券維持阿里“優於大市”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