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當上全球首富,甲骨文太子又盯上華納兄弟探索

航通社
09/19

合併後可能誕生全球第三大媒體娛樂集團

文 / 書航 2025.9.16

9月11日,多家媒體披露美國科技巨頭甲骨文(Oracle)創始人拉里·埃裏森(Larry Ellison)之子——大衛·埃裏森(David Ellison)所主導的新晉媒體巨頭派拉蒙天舞(Paramount Skydance),準備對規模更爲龐大的華納兄弟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 WBD)發起收購。

這起“蛇吞象”交易點燃了全球文娛產業的神經。巧合的是,就在消息傳出的前一天,由於AI業務的驚人增長,甲骨文股價一夜飆升,爲拉里·埃裏森帶來了近1000億美元的財富增量,使其家族總資產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

源自硅谷的雄厚資本,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準備改寫好萊塢的權力版圖。

從此前對TikTok的收購意圖,到幾個月前拿下派拉蒙,再到如今覬覦華納兄弟,埃裏森家族在娛樂傳媒領域的一系列迅猛動作,究竟是深思熟慮的商業帝國戰略延伸,還是一場由家族財富支撐的“富二代”個人興趣遊戲?

這不僅關乎好萊塢的未來格局,也可能間接影響到遠在太平洋對岸的中國觀衆和內容產業。

埃裏森家族:好萊塢的“不速之客”

對於習慣了百年影廠、傳媒世家和華爾街資本輪番坐莊的好萊塢而言,埃裏森家族是一羣帶着硅谷“代碼味”的“不速之客”。但這位客人的出手之快、目標之大,卻讓所有人不敢小覷。

9月11日,路透社率先披露,剛剛完成對派拉蒙全球(Paramount Global)收購的天舞傳媒(Skydance Media),正在其背後金主埃裏森家族的支持下,準備對華納兄弟探索發起一場主要以現金爲主的收購。

派拉蒙天舞(Paramount Skydance)是一個“新瓶裝舊酒”的實體。大衛·埃裏森於2010年創立的製作公司天舞傳媒以精準的投資眼光和卓越的製作能力聞名,近年來與派拉蒙合作出品了《壯志凌雲2:獨行俠》等全球爆款。而派拉蒙是好萊塢最富盛名的百年影廠之一,手握《教父》、《碟中諜》、《變形金剛》等頂級IP,但近年來在流媒體大戰中步履維艱,債務纏身。今年8月,天舞傳媒剛剛完成了對派拉蒙的收購,大衛·埃裏森正式入主這家百年老店。

圖片來源:WBD官方Instagram

華納兄弟探索的體量比派拉蒙龐大得多。它由華納兄弟影業(擁有DC宇宙、哈利波特、指環王等IP)、HBO(《權力的遊戲》出品方)、新聞頻道CNN以及探索頻道的紀實內容庫等一系列頂級資產構成。然而,2022年華納與探索頻道的合併案,帶來了巨大的整合陣痛和沉重的債務負擔。

這筆計劃中的“蛇吞象”式併購規模驚人。截至傳聞爆出前,華納兄弟探索的市值約爲300億美元,但其淨債務也高達約300億美元,意味着收購方需要承擔總計約600億美元的代價。相比之下,剛剛完成合並的派拉蒙天舞市值僅爲164億美元。

消息一出,市場反應劇烈。華納兄弟探索股價在盤中一度暴漲30%,而派拉蒙股價也上漲了15%。

圖片來源:CNBC

eMarketer分析師Jeremy Goldman評論道:“這筆交易是好萊塢版的續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在流媒體時代人人自危的背景下,更大規模的合併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而意外之處在於金主的來源並非“老錢”。

作爲全球頂級富豪拉里·埃裏森的兒子,大衛並非一個只知享樂的繼承人。他對電影製作的熱情由來已久,與許多玩票性質的“金主”不同,大衛深度參與項目開發與製作,展現出卓越的商業嗅覺。

大衛創辦的天舞傳媒不僅是《碟中諜》、《星際迷航》系列等大片的成功投資方和製作夥伴,更是一手主導了《壯志凌雲2:獨行俠》這部電影,在全球狂攬近15億美元票房,拯救了疫情後的北美影市。

圖片來源:天舞官方Instagram

與父親拉里·埃裏森張揚、狂放的“硅谷海盜”形象不同,大衛在好萊塢行事相對低調務實,更像一個專注於產品的製作人。

然而,回顧大衛·埃裏森的財務動作,其凌厲的“閃電戰”風格令人印象深刻,與傳統好萊塢巨頭間曠日持久、反覆拉鋸的併購談判形成了鮮明對比。

綜藝》雜誌報道,天舞傳媒在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批准後,僅僅五週前才正式完成了對派拉蒙全球的收購。當時業界普遍認爲,大衛·埃裏森的首要任務是喘口氣先消化整合派拉蒙內部複雜的資產,並解決流媒體業務Paramount+的虧損問題。然而,僅僅一個月後,派拉蒙天舞已在與投資銀行緊密合作,籌備對華納兄弟探索正式的收購要約。

連續的併購動作表明,在大衛·埃裏森的製作人身份之下,同樣流淌着家族“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的商業血液。

甲骨文:“鈔能力”之源

如果說大衛·埃裏森的野心是引擎,那麼其父拉里和背後的甲骨文公司,則爲這臺引擎提供了近乎無限的燃料。

Huber Research的分析師Douglas Arthur直言不諱地說:“這是一筆非常可行的交易,我認爲甚至可能有意義。埃裏森家族當然不缺現金。”

圖片來源:甲骨文官網

甲骨文傳統業務是數據庫軟件,自ChatGPT開啓本輪AI熱潮以來,其雲業務一直處於追趕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谷歌雲的地位。但是,今年甲骨文已經迎頭趕上,與OpenAI、馬斯克的xAI、Meta英偉達AMD等幾乎所有AI領域的頭部玩家,都簽署了重大的雲合同。

9月10日,由於甲骨文發佈了超預期的財報,其股價在一天之內暴漲近36%,創下自1992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作爲甲骨文的最大股東,公司創始人拉里·埃裏森的個人財富在短短24小時內激增了超過1000億美元。

甲骨文的財報數據顯示,其剩餘履約義務(RPO,即已簽約但未交付的合同總額)達到了驚人的4550億美元,同比增長359%。這表明未來的收入已有了極高的確定性。這一數據令華爾街大感意外。公司預計,其雲基礎設施收入將在未來五年內增長14倍,到2030財年達到1440億美元。

福布斯數據顯示,拉里·埃裏森的身價從2930億美元一躍增至4009億美元,不僅短暫超越馬斯克成爲世界首富,也成爲歷史上第二個個人財富跨越4000億美元門檻的人。甲骨文的總市值也飆升至9200億美元以上。

圖片來源:Flickr

當財富是市值時,它是數字。當財富在此刻套現,它變成了可以隨時撼動任何行業的真實購買力。當一個家族擁有足以買下數個好萊塢的財富時,任何看似瘋狂的收購計劃,都必須被重新審視其可行性。

儘管這場世紀併購藍圖宏偉,但也並非一帆風順。要想完成交易,有一些現實困難必須克服:

首先是反壟斷審查。近年來,美國司法部(DOJ)和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大型企業併購的審查日趨嚴格,尤其是在拜登政府治下。華盛頓的反壟斷律師Andre Barlow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明確指出,司法部將仔細調查此次合併是否會導致流媒體訂閱費漲價、減少編劇、導演的議價能力、降低內容的多樣性。

監管機構可能會要求公司剝離部分資產(如某個有線電視頻道或部分IP庫)作爲批准交易的條件,甚至可能直接否決這筆交易。不過,相比拜登時期,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反壟斷政策明顯更加寬鬆。

在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後,科技巨頭紛紛示好,有的從曾經的左派倒戈。拉里·埃裏森則佔據更爲優越的位置,是特朗普的長期盟友和重要支持者,曾多次爲其競選活動捐款並幫助籌集資金。新政府爲潛在併購提供了更友好的監管環境。

接下來是600億美元的財務重壓。即便交易獲得批准,新公司也將揹負天文數字般的債務包袱。WBD自身約300億美元的淨債務,再加上派拉蒙的債務,以及爲完成收購而新增的融資,將使新公司的財務狀況極其脆弱。埃裏森家族的財富雖多,但能否、以及是否願意持續爲債務黑洞輸血,仍是未知數。最壞情況下,新公司也無法避免大量裁員及收縮業務。

最後是潛在的文化衝突。企業併購史上,因整合失敗而導致的災難案例不勝枚舉。華納與探索的合併就是近在眼前的教訓,其內部至今仍在經歷痛苦的磨合。而再疊加另一個百年老店派拉蒙,捏合不同創作部門、處理大規模崗位重疊的難度將是指數級的。

甲骨文的同行也在併購整合方面提供了警示。Meta的超級智能實驗室今年花大價錢從OpenAI、蘋果等地挖掘AI頂級人才,但因爲他們有些和部門管理者,原來Scale AI的Alexandr Wang理念不合,又出現了嚴重的人才流失。多位頂級AI研究員挖來沒幾天,又離職創業或跳回到競爭對手那裏,直接影響了公司的開發和科研節奏。對於依賴創意人才的媒體行業而言,因重組導致的人員動盪,以及創作理念差異、部門間的權力鬥爭,風險可能更加致命。

未來影響:重塑內容產業版圖

對於甲骨文來說,雲服務帶來的營收固然亮眼,但跟同行相比,始終覺得缺少點跨行業的協同效應。最典型的是谷歌YouTube是自家雲基礎設施的大客戶,亞馬遜在AWS基礎上建構起Prime的龐大流媒體內容庫。

此前,他們還一度覬覦被拜登政府強制“不賣就禁”的字節跳動旗下抖音海外版TikTok,是其風傳的一大潛在收購方,直到特朗普上任後讓TikTok獲得臨時“免死金牌”爲止。

圖片來源:Paramount+

顯然,Paramount+和HBO Max兩大流媒體服務被選定爲甲骨文雲服務未來“自產自銷”的可靠對象。這兩個服務目前仍在虧損,但考慮到其成本的一大部分在於租用內容存儲和傳輸帶寬,免去這部分成本將極大促進兩個服務扭虧爲盈的進程。

通過父子協同作戰,埃裏森家族的戰略圖景變得清晰:父親拉里提供資本支持、基礎設施和在科技界的影響力,兒子大衛加上好萊塢的人脈網絡和內容製作能力。

大衛·埃裏森將目標鎖定在華納兄弟探索,絕非偶然。當前的WBD是一個兼具巨大價值和明顯弱點的“完美獵物”。競爭對手垂涎WBD擁有的資產,從DC宇宙(超人、蝙蝠俠)到J.K.羅琳的魔法世界(哈利波特),再到《權力的遊戲》、《老友記》等經典劇集,以及HBO這一金字招牌所代表的品質內容,其IP庫的深度和廣度足以與迪士尼分庭抗禮。

然而華納與探索頻道的合併,從一開始就伴隨着鉅額債務。CEO大衛·扎斯拉夫(David Zaslav)進行了一系列激進的改革,包括砍掉項目、裁撤部門、調整平臺戰略,引發了大量內部動盪和外界批評。這種混亂的管理狀態和脆弱的財務狀況,使其成爲一個容易被攻擊的目標。

收購WBD意味着能以相對“便宜”的價格獲得一個能與迪士尼和Netflix正面對抗的頂級內容軍火庫。如果能理順其內部管理混亂的局面,其IP的真正潛力就能得以釋放;CNN+CBS的雙劍合璧等也極爲令人期待。

圖片來源:WBD官方Instagram

一旦合併完成,新巨頭將成爲一個覆蓋影視、新聞、體育、流媒體的全能型選手。按最新市值估計,新實體的市值將達到約590億美元。這一規模足以超越康卡斯特-環球影業(約1600億美元業務的娛樂部分),在市值約5114億美元的Netflix和約2085億美元的迪士尼之後,成爲全球第三大綜合性媒體娛樂集團。

更重要的是,與純粹的流媒體平臺Netflix不同,新實體將擁有從內容製作、院線發行到流媒體分發的完整產業鏈,這種垂直整合的優勢在長期競爭中可能更具價值。

想跟作者進一步討論本文,歡迎您加入航通社的讀者交流羣!請添加入羣小助理個人號,微信搜索:hangtongshe,附言寫“航通社讀者進羣”。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