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聯網那些事
「再次重申我的立場:我不反對預製菜,在某些情況下,我甚至會主動選擇預製菜。」——羅永浩。
覆盤羅永浩VS西貝時間軸
很難想象,在2025年的九月,霸榜多個平臺的熱門話題既不是號稱「科技春晚」的蘋果發佈會,也不是「多喝點絲瓜湯」等刷屏朋友圈的新生代熱梗。
而是羅永浩和西貝餐廳的互動連續劇。
把指針撥到9月10日,剛和同事出差回來的羅永浩發文吐槽西貝,稱對方存在「使用預製菜」這一行為,並藉機呼籲相關法規快速落地,以此讓各類飯館、餐廳將那些實為預製菜的餐品標註出來。
在此之後,隨着相關輿論的快速發酵。西貝創始人賈國龍也決定下場回應,進而在9月11日晚間,於西貝門店裏曬出了羅永浩的消費菜單,並做出了「十三道菜裏沒有一道是預製菜」 「西貝沒有預製菜」 「我們一定會起訴他」等事件回應。
作為事件雙方的首次公開互動,當賈國龍正面回應後,羅永浩也連發多條微博Po出了自己的觀點。而「羅永浩懸賞10萬元徵集西貝使用預製菜線索」這一互聯網名場面,也正是誕生於此。

從9月10日發出首條微博,到9月11日展開正面互動。
隨着事件熱度的全面走高,羅永浩和西貝也分別做出了多平臺直播喊話、公開餐品作業流程、開放後廚參觀權限等「戰術動作」,可謂在短時間吸足了各方喫瓜網友的眼球。至於事件本身,它的轉機則出現在9月13日下午。
在這一天,由官方主導的《預製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正式通過了專家審查,即將啓動社會意見徵求流程。而這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將來餐飲門店如何使用、是否使用預製菜,甚至「什麼樣的菜,纔是真預製菜」等問題,都將迎來統一標準。
上述消息的出現,也讓羅永浩發文表示:「西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相關法規儘快出臺,我要去忙正事了。」
到底什麼菜纔是預製菜
事實上,當相關輿論發酵到9月13日以後時,網友們的關注重心就不僅僅只有「西貝」一個,還有身處新聞風暴眼的預製菜本身。
針對「到底什麼樣的菜,纔是地道的預製菜」這個問題。
我們在進行關鍵詞搜索後,發現有報道指出2022年由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預製菜》團體標準顯示,以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為主要原料,且使用標準化流水作業,經過分切、調味等預加工步驟以及炒制、煮制等預烹調工序製成的「預包裝成品」「半成品菜餚」均可被視為預製菜。
將該標準和當下的產品生態相結合,我們也可以發現預製菜的屬性大致可分為即配食品、即烹食品、即熱食品、即食食品。即根據產品形態的不同(無需備菜,需廚師烹飪調味、無需備菜調味,需廚師烹飪、無需備菜調味,加熱即可食用、開袋即食)進行預製程度的分類。

而這,恰恰是一些消費者吐槽預製菜沒有「鍋氣」的底層原因。
畢竟隨着預製程度的逐級增加,廚師能進行的烹飪調味環節也自然會越來越少。不過對連鎖餐館和消費者而言,預製菜的好處、優勢則是工業化流程帶來的口味標準、質量穩定,從源頭上避免了廚師水平高低不齊、餐食質量忽高忽低的可能。
也正是因為預製菜有着以上種種特點,所以當下多數消費者並不是反對「預製菜本身」,而是希望自己在外出就餐時擁有「預製菜知情權」。以此避免「花現炒的錢,喫了一頓預製菜」等由信息缺位導致的不愉快現象發生。
未來餐飲行業將如何發展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指出,截止到2025年9月中旬,我國的現存在業、存續狀態預製菜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74000家。在這其中,2025年新增註冊的相關企業量約為9500家。另有註冊數據曲線顯示,預製菜相關企業註冊量自2023年扭轉下跌趨勢,後在2024年大步邁入增長區。就市場規模而言,2022年我國的預製菜市場為4196億元,預計在2026年提升到萬億級別。

之所以會出現此類情況,一方面是由於現代生活的節奏加快、獨居年輕人數量的上升,進一步擴大了即食食品、便捷食品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生產技術、保鮮技術、冷鏈技術的全方位進化,為預製菜本身的大範圍普及、銷售提供了客觀條件。
針對未來的消費風向,可以預見的是除消費者本身會偶爾購買預製菜應急、嚐鮮外,大量連鎖品牌也會基於標準化、穩定化去向中央廚房配送、預製餐品體系靠攏。
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業內人士也預測未來的餐飲企業將逐漸演變為三大形態。它們分別是↓
一:堅持不用預製菜的餐飲企業。這類企業將在未來嚴格保持現制、現炒流程,以此為消費者提供差異化體驗,建立自己的品牌符號。(除連鎖、知名餐飲品牌外,以鄰居生意為主的口碑夫妻店、地方店也會被納入該標籤)
二:自研預製菜、創新預製菜的企業。這類企業一般定位中高端,為方便品牌運營,其或將自身招牌菜開發為「預製款」,或將市面上主流的、優秀的預製菜品融入自身菜單,通過二創加工、風味融合等手段為食客提供質味雙優的消費體驗。
三:依賴預製菜的連鎖餐飲企業。預製菜質量穩定、口味統一的優勢,無疑是被平價連鎖品牌看中的。且預製菜品的價格優勢,也與它們平價連鎖的形象定位相吻合。
而未來的消費者,也會隨着「餐廳是否使用預製菜」的透明化,去根據不同的就餐需求靈活選擇餐廳。
參考:
北京科技報:羅永浩吐槽西貝引大戰!預製菜有沒有你想的那麼「壞」?
上觀新聞:上海蔘事:爭議之下的預製菜,或許迎來風口
時代週報:西貝「預製菜」風波72小時:日營業額蒸發百萬,賈國龍硬剛到底,羅永浩主動「休戰」
中國網:羅永浩吐槽某餐廳預製菜引熱議 現存預製菜相關企業超7.4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