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恩帥
資本湧入,孖展頻創新高
2025年9月初,上海腦韻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千萬級天使輪孖展,其研發的全球首款入耳式腦電耳機已完成小批樣機試製。幾乎同時,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參股強腦科技。
這只是近期腦機接口領域投孖展活躍度顯著提升的兩個典型案例。
腦機接口領域的孖展活動自2024年以來明顯加速。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該領域投孖展數量已超去年全年,下半年增勢更猛。2025年6月,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在E輪孖展中籌集6.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ARK Invest、DFJ Growth、Founders Fund等多家知名機構,孖展前估值已升至約85億至90億美元。
國內企業同樣表現搶眼,8月12日,北京智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過3億元人民幣的A輪孖展。腦虎科技在A輪孖展中同樣獲得數億元資金,持續推進基於柔性電極的侵入式腦機接口研發。強腦科技(BrainCo)在消費與教育場景累計孖展數億美元。博睿康完成C輪數億元孖展,推動微創植入腦機接口系統向醫療級與臨牀應用邁進。慧創醫療於2025年完成數億元C輪孖展 ,構建面向臨牀的近紅外腦功能成像(fNIRS)光學腦機接口系統平臺。階梯醫療在2025年完成3.5億元人民幣B輪孖展,是國內植入式BCI領域迄今為止金額最大的一筆,資金用於加速臨牀試驗、新一代技術研發及醫療級MEMS生產基地建設。
產業鏈與市場前景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腦機接口技術與應用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腦機接口產業鏈已基本形成,從芯片、電極、採集模組、算法、操作系統到終端應用均有佈局,並按採集方式分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非侵入式技術因安全性高、無需手術、使用門檻低,更易實現規模化推廣。報告明確了五大落地方向,為產業發展提供清晰指引。科研、臨牀和應用場景正形成緊密聯動。
以此同時,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及其孵化企業芯智達的「北腦一號」已進入臨牀驗證,「北腦二號」在猴實驗中實現腦控機械臂,科研轉化與臨牀推進加速。作為硬科技項目,腦機接口研發週期長、資金需求大,資本逐漸關注能形成科研—臨牀—產業鏈閉環的企業。
技術路線多元,醫療健康成為黃金賽道
腦機接口技術正逐步覆蓋醫療康復、神經疾病治療、認知增強與人機協同等多個領域。國內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前瞻性臨牀試驗已成功實施。非侵入式光學腦機接口賽道尤受資本關注,其優勢在於安全性高、無需手術干預,且小型、無線、可穿戴,適配多種應用場景,並更易實現規模化推廣,結合醫療、康復和認知研究等應用前景,成為資本重點投資方向。
在醫療健康應用方面,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與相關企業合作,成功開展了我國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前瞻性臨牀試驗。此外,AI輔助的腦機接口提升癱瘓患者操控能力;植入式電極的實時腫瘤邊界識別技術推動神經外科手術精準化,腦深部電刺激(DBS),又稱為腦起搏器植入術,已高頻用於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
在臨牀成果持續湧現的同時,企業端也在積極探索合規落地與商業模式。品馳醫療研發的閉環腦起搏器,可實現方向性刺激、腦電採集和無線通信,適用於帕金森病和肌張力障礙治療。微靈醫療專注於醫療級全植入式腦機接口系統研發,在高密度柔性電極、神經電生理專用芯片等底層技術上,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慧創醫療已推出基於光學腦機接口技術fNIRS,與電、磁多模態融合神經反饋調控產品,構建了完整的閉環腦機接口體系,並且與武漢同濟醫院合作,推動了華中地區首個腦機接口評估門診的落地。
消費級應用悄然興起
在消費電子領域,腦機接口正推動從監測到增強的體驗升級。喜臨門與強腦科技聯合開發AI牀墊,通過腦電監測結合呼吸、體溫等多維數據,實現睡眠全週期智能管理。湧向市場的一系列非侵入式頭環結合腦電分析,可為情緒與心理問題等提供評估,並利用生成式AI提供個性化干預方案。教育和認知訓練類產品,也可通過腦波反饋幫助用戶提升注意力和認知能力,推動腦機接口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落地。
政策與標準化保障產業發展
2025年9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成立腦機接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MIIT/TC4),將優化腦機接口標準路線圖,加快關鍵技術標準研製,並推動宣貫實施,為產業發展提供統一方向。
此外,政策頻頻發力,2025年7月,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7年建立先進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到2030年形成國際競爭力產業生態。
2025年3月,國家醫保局發佈《神經系統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為腦機接口新技術單獨立項,設立侵入式與非侵入式腦機接口費用項目。
一系列政策與標準化的落地,為技術研發、應用推廣和投孖展環境提供了保障。
在資本持續湧入、技術不斷突破、臨牀應用加速落地以及政策利好支持下,腦機接口產業鏈正加速成熟。從侵入式到非侵入式,從醫療到消費,行業正邁向規模化和多場景應用。隨着標準化體系逐步建立、科研—臨牀—產業閉環逐漸完善,資本正更加關注能夠形成全鏈條閉環的企業組合,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也為「腦智增強」時代的到來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