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美元「輸血」: 微盟轉型欲挽「天傾」

財中社
09/19

  9月18日,「新經濟SaaS第一股」微盟集團(02013,以下簡稱「微盟」)宣佈完成2億美元孖展,投資方為國際長線機構無極資本,資金將重點投向AI研發、多平臺生態佈局及海外業務。

  孖展看似為微盟注入轉型動力,但結合其2025年上半年財報及市場環境不難發現,這家曾依託微信生態崛起的SaaS巨頭,正面臨一場業務下滑引起、財務承壓傳導的非良性循環局面。

  此次2億美元「緩衝資金」,能否助微盟快速扭轉因生態優勢瓦解、競爭加劇導致的發展頹勢?

  略有起色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微盟實現營業收入7.75億元,同比下滑10.6%,但剔除相關干擾因素後的經調整收入同比增長 7.8%。

  從業務端來看,微盟兩大核心板塊處於調整階段。其中,作為「基本盤」的訂閱解決方案(SaaS軟件),上半年實現收入4.38億元,同比下降約10%,付費商戶數為59149家,同比下滑13.9%,較業務高峯期10萬家的規模縮水逾四成。

  這既有當前商家數字化投入更趨理性、傾向選擇輕量化工具的行業共性影響,也有微信小店等生態內工具持續迭代、分流部分小微客戶的客觀因素。

  此外,商家解決方案(TSO全鏈路營銷)則呈現「結構優化」特徵。2025年上半年實現收入3.38億元,同比下降11.3%,付費商戶數微增1.5%,但剔除返點比率調整的影響後,經調整收入同比增長45.3%。

  不過,受企業營銷預算謹慎、抖音與小紅書等平臺自運營營銷工具逐漸普及的影響,微盟在廣告投放與電商服務領域的市場拓展節奏有所放緩。

  財務層面,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微盟經調整淨利潤0.17億元,實現2021年以來的首次盈利,這一成果也被視為對過去五年累計超62億元虧損局面的突破。

  支撐微盟此次盈利的關鍵在於公司的成本管控。

  半年報顯示,微盟期內銷售成本同比降低33.9%,銷售及分銷開支從2024年同期5.65億元大幅優化至3.89億元,同比降31.2%,公司研發開支更同比大幅縮減41.8%。

  夾縫求生

  事實上,微盟當前在業務與財務上呈現的調整態勢,並非單純由行業週期或自身經營策略導致,而是市場生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曾經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微信生態獨佔性」優勢逐漸消解。

  在曾經的微信生態「主戰場」內,微信已構建起以公衆號、視頻號、小程序、企業微信、微信廣告為核心的全鏈路營銷體系,商家可通過公衆號做內容營銷,視頻號直播帶貨,小程序搭建商城,企業微信運營私域,無需依賴微盟即可完成全流程運營。微信在開放公域後,私域用戶價值弱化,而微盟核心業務則高度依賴私域運營。

  微盟近年來轉向「大客戶戰略」,聚焦智慧零售領域,2024年智慧零售收入微增 0.7%至6.18億元,佔訂閱收入67.2%,品牌商戶的每用戶平均訂單收入為人民幣19.3萬元。

  與此同時,抖音等外部平臺的生態閉環建設,從外部對微盟形成了「圍堵」之勢。

  抖音打造了巨量引擎(通用廣告)、巨量千川(電商推廣)、巨量本地推(本地商家)、巨量星圖(達人合作)的全場景營銷矩陣,不僅吸引品牌直接在抖音投放廣告,減少對微盟廣告服務的依賴,還通過巨量千川助力商家實現「引流 - 轉化 - 復購」的內部閉環,進一步削弱了微盟的電商SaaS服務吸引力。

  內外夾擊下,微盟的行業地位也隨之調整。騰訊(00700)、阿里巴巴(09988)等巨頭推出自有SaaS工具,進一步擠壓第三方服務商空間,微盟從「生態龍頭」淪為「夾縫求生」的參與者。

  或正是意識到「天傾難補」的大趨勢,微盟一度爆發品牌信任危機。2024年底至2025年初,孫濤勇等核心股東及騰訊密集減持,套現超9.4億港元,導致微盟股價單日暴跌超40%。

  此外,2025年央視「315」晚會曾曝光微盟旗下銷氪科技AI外呼違規,多起事件的發生讓微盟的客戶留存率與新客獲取效率出現下滑。

  AI與出海

  面對生態優勢的消失與信任危機,微盟將希望寄託於AI技術與國際化佈局。此次2億美元孖展,正是其推進這兩大戰略的關鍵支撐。

  AI領域,微盟已展開佈局並取得初步成效。2024 年下半年起,微盟推動AI 從「單點場景」向「全鏈路泛化」,一方面將AI能力複製到店鋪搭建、運營管理、營銷投放等多個環節;另一方面深化單個場景能力,精準洞察商家需求並助力落地。

  截至2025年上半年,微盟已構建「WAI+WAI Pro+WIME」三大產品為核心的全場景AI生態,15個大AI Agent矩陣覆蓋電商全鏈路。典型案例顯示,PhM華西琺瑪通過WAI營促銷Agent,私域經營提效3 倍,大促成本降低60%,初步驗證了AI的賦能價值。

  未來,孖展資金若能進一步升級AI技術基礎設施,提升計算與存儲能力,有望讓微盟在「AI+SaaS」領域形成差異化優勢。

  國際化佈局則是為了開闢新增長曲線。當前國內電商SaaS市場進入「紅海」,微盟通過投資海外AI創新企業、佈局跨境出海業務,試圖降低對國內單一市場依賴。目前其一站式電商解決方案Markivo已成為Shopify服務商,智慧購百解決方案也拓展至東南亞、中東市場。

  但海外市場面臨本地化運營、巨頭競爭等挑戰,微盟需精準匹配不同區域的商家需求,纔可能打開局面。

  當下,微盟的轉型之路仍充滿不確定性。一方面,AI研發需要長期投入,短期內難以轉化為規模化收入,而微盟的財務狀況能否支撐持續投入存疑;另一方面,擺脫微信生態依賴後,微盟需在抖音、小紅書等多平臺建立新的合作模式,這需要突破平臺壁壘,難度不小。

  對微盟而言,2億美元孖展是一次「喘息機會」,卻非「救命稻草」。若能借助資金優勢,在AI技術上構建真正的護城河,在海外市場找到突破口,同時徹底優化成本結構、重建信任,微盟或能在電商SaaS賽道老樹發新枝。但這一切,仍待時間檢驗。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