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問題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喫一頓!」近日,叮咚買菜在上海啓動以「鮮」為主題的2025年度「火鍋季」。據瞭解,今年叮咚買菜「火鍋季」包括有料鍋底在內的火鍋鍋底SKU超過40款,肉禽蛋類SKU高達百款,新品佔比55%,水果、烘焙、休閒百貨等品類也推出了相應的火鍋場景新品,將成為歷來上新最多、產地最廣的一季。
火鍋市場迎來存量競爭時代,消費者注重個性及情緒
談及近年火鍋行業趨勢,叮咚買菜食品研究院總監趙文濤分析稱,當前,國內火鍋市場已步入存量競爭階段。叮咚買菜方面分析去年數據發現,國內火鍋門店數量已接近50萬家,而在這個數量基礎上,衆多品牌開始「內卷」,既「卷」開店數量,也「卷」價格,這導致今年火鍋門店的新增數量同比下降,閉店率也呈現同比上漲的趨勢。
趙文濤還提到,部分頭部火鍋大品牌在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中,規模和利潤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南都記者注意到,上半年火鍋相關上市公司中,海底撈實現營收207.0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7%,歸母淨利潤為17.55億元,同比下降13.7%。呷哺呷哺實現營收19.42億元,同比下滑18.88%,淨利潤為-0.84億元,同比虧幅收窄至69.18%。另外,九毛九集團旗下慫火鍋上半年收入為4.16億元,同比下滑3.5%,翻檯率從2.9次/天降至2.5次/天。
行業格局變化的背後,消費趨勢正在發生改變。在趙文濤分析看來,消費者對於火鍋的消費呈現出個性化、便捷化和注重情緒價值三方面特點。首先,隨着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軍,年輕羣體更偏愛重口味,比如川渝火鍋的麻、辣、重油、重牛油等,這類口味是年輕人的首要選擇,且川渝火鍋整體市佔率約三成。
其次,當前「懶人經濟」興起,「火鍋到家」趨勢明顯,線上滲透率逐年增長。消費者傾向於「一站式買齊所有食材」,因此即熱鍋底、免洗食材,以及適配單人、雙人、家庭等不同場景的分量,都成為消費者購買火鍋產品時的核心決策因素。
情緒價值也在火鍋餐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有的火鍋店會提供生日派對服務、兒童遊樂區、女士美甲服務,還有的會與盲盒結合,另外,火鍋品牌跨界聯名也非常普遍,比如與時尚IP、動漫、設計美學類IP,甚至博物館聯名,火鍋品牌正在通過營造更懂消費者的氛圍,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進而提升品牌轉化和長期用戶忠誠度。
隨着消費趨勢的轉變,供給側也出現了四方面變化,趙文濤概括為地域風味、品質食材、靈魂蘸料及火鍋搭子。「這也是我們研究得出的用戶購買火鍋的標準路徑,即先選地域風味的鍋底,再搭配適配的食材,接着按一鍋配一蘸料的邏輯選蘸料,搭配不同場景下的飲品或小喫。」趙文濤說道。
叮咚買菜聚焦「四鮮」火鍋,並推出「一人食」套餐
基於前述觀察,叮咚買菜今年提出了「四鮮」叮咚火鍋,主要包括山海鮮、地道鮮、地標鮮以及小衆鮮,趙文濤認為,「消費者對‘鮮’的訴求愈發突出,鮮切肉類、地標產品與小衆食材正成為新的增長點。」
山海鮮方面,叮咚買菜計劃在今年推出近30款鮮切肉品,以及十餘種適合涮煮的鮮活水產。地道鮮則以最核心的鍋底為主,「現在麻辣鍋底仍是火鍋的熱門選擇,很多年輕人對口感要求高,所以我們推出了麻辣風味、爽滑風味、牛奶、木姜子、藤椒、山葵風味的食材,羊肉還增加了當歸調味,做到藥食同源,讓大家既能喫到麻辣口感,又能兼顧養生。」叮咚買菜商品開發部小青介紹道。
地標鮮方面,叮咚買菜也將推出一系列地標特色的食材、鍋底以及蘸料配料等。小衆層面,今年叮咚買菜將呈現許多較少為人知的小衆野菜,包括灰灰菜、田七、寬韭菜等特色食材,都將會在蔬菜品類中上架。在叮咚買菜方面的觀察中,在個性化趨勢下,消費者希望喫到有顏值、小衆、新奇特的食材,方便在朋友圈、小紅書分享,另外,小衆特色還帶動了古法臘味、古法豆製品等非遺工藝的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叮咚方面洞察到,今年「一人食」相關話題熱度正在走高,這給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機會和亮點,而為貼合消費者這一用餐習慣,叮咚買菜推出了多款「一人食」火鍋套餐與組合拼盤,配備小份蘸料與湯底,來降低消費者選擇門檻,提升便捷體驗。小青推薦道,「今年我們還有個特別的產品——火鍋串串。過去大家只能在成都、重慶喫到,今年我們推出了8種葷串,共42只,一元一串,讓大家在家也能體驗一人食或聚餐的快樂。」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