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10天完成掃街榜+團購佈局,直指美團核心業務?

深眸財經
09/19

SHEN MOU

作者:高藤

原創:深眸財經(chutou0325)

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又下一子。

9月20日,淘寶閃購的團購業務將在上海、深圳、嘉興三城多個核心商圈率先啓動試點,此後陸續上線全國一二線城市。

該業務由淘寶閃購和餓了麼提供同一個團購供給,但會同時在淘寶、支付寶、高德三個阿里體系最大的流量端口上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佈局中,高德地圖的角色尤爲突出。短短10天內,先發布基於真實用戶行爲的“掃街榜”,如今又接入團購業務,這個昔日的地圖工具,似乎正在快速扛起阿里到店業務的“大旗”。

01

以出行場景撬動萬億到店市場

近幾年,高德一直在加深對本地生活業務的滲透。

早在2020年,高德就曾推出“高德指南”,以真實用戶行爲數據爲基礎評選優質商家,試水本地消費推薦;2021年,阿里進行組織架構調整,高德被併入阿里生活服務板塊;到了2023年,高德與口碑合併,成爲阿里到店業務的核心。

這一系列佈局的背後,是阿里對到店業務商業價值的深度考量。

畢竟,在到店業務場景裏,平臺主要承擔信息撮合和流量分發功能,無需負擔沉重的配送成本,這使得其利潤率遠高於外賣業務。

美團爲例,其到店酒旅業務一直是最大的“現金奶牛”。

2021年,美團外賣的經營利潤率顯示約爲6.4%,到店酒旅業務經營利潤率則達到了43.3%。此後,美團將到店與外賣歸到核心本地商業,沒有單獨披露到店酒旅的利潤率。美團高管在2024年財報業績會上表示,到店和酒旅業務的優異表現是整個業績增長的關鍵。

因此,對阿里而言,搶佔到店市場既是對美團核心利潤池的戰略進攻,也是完善自身本地生活生態的必然選擇。

今年4月30日,淘寶升級閃購業務,正式加入外賣戰場,並取得了亮眼的階段性成績,上線不足兩月,日訂單量突破6000萬。進入7月之後,日訂單量峯值達到1.2億單,週日均訂單量達到8000萬單。

這一成績已經充分證明了阿里系在本地生活領域的執行力和資源整合能力,而在深入到家業務後,高德如今又落下關鍵一子。

通過接入掃街榜的推薦機制與團購的交易功能,高德實現了從“出行導航→目的地推薦→到店消費→團購交易→服務評價”的全鏈路閉環。

對商家而言,高德的閉環生態意味着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傳統模式下,商家需同時在多個平臺運營曝光、促銷與口碑,成本高且效果分散。而在高德,一家餐廳可能因爲用戶的導航行爲而被系統識別爲“潛在偏好”,進而通過掃街榜推薦和團購優惠完成精準觸達。

這種基於真實行爲數據的推薦機制,既降低了商家的獲客成本,也提高了轉化效率。

對用戶來說,高德提供的一站式服務體驗正好契合了當下“效率消費”的需求趨勢。

用戶不再需要在地圖、點評、團購等多個應用間反覆切換,所有需求在一個應用內即可完成。這種體驗優化不僅節省了用戶時間,更優化了用戶體驗。

如此看來,通過出行場景切入,高德或許可以創造一種全新的需求觸發機制,即用戶可能原本只是需要導航,卻在過程中發現了消費機會。

這種“無意向消費”的挖掘能力,正是高德區別於其他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02

本地生活“敘事”需要一個“新內核”

本地生活這塊“蛋糕”從未停止散發過香氣。

數據顯示,2025年國內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預計達35.3萬億元,其中到店業務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保持15%以上。

在這個萬億級賽道中,高德之所以能成爲阿里破局的關鍵“棋子”,一方面源於其龐大的用戶基礎。

QuestMobile數據顯示,高德地圖有接近8億多的月活躍用戶,2025年7月的平均DAU已經達到1.86億。

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不僅使其成爲國內最大的地圖導航應用,更意味着高德已經成爲了連接用戶與各類生活服務的關鍵入口。

與其他平臺不同,高德的用戶都帶着明確的“行動意圖”,無論是通勤、出行還是旅遊,用戶在使用時都處於消費決策的關鍵節點,這都爲高德拓展本地服務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另一方面,高德在阿里生態中具備強大的生態協同優勢。

這種協同不僅體現在流量互導,更在於數據和服務的深度融合。支付寶的支付能力、淘寶的電商流量、餓了麼的即時配送網絡,與高德形成完美互補,極大地提升了整體流量效率和用戶體驗,使得高德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中具備了更強的競爭力。

此外,本地生活是一場消耗巨大的持久戰,而阿里爲此做好了充分準備。

截至2025年6月30日,阿里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合計超過3700億元。對待本地生活的戰役是“不設虧損底線”,這種戰略決心爲高德的長期投入提供了堅實保障。

以高德推出的“煙火好店支持計劃”爲例,在出行補貼方面,高德地圖針對出發地或目的地是線下商家的用戶,發放價值2億元專屬到店出行補貼券包,包含公交地鐵補貼、打車券、加油券等,補貼用戶出行成本;交易補貼方面,高德地圖將發放9.5億元消費券,鼓勵用戶前往煙火好店體驗優質服務,包含到店優惠券、招牌菜折扣等,所有成本由平臺承擔。

相比美團需要通過外賣業務支撐到店業務的發展,高德可以依託阿里生態獲得更多元的支持;相比抖音等內容平臺,高德又擁有更明確的消費場景和用戶意圖。這種差異化競爭優勢,讓高德在激烈的本地生活競爭中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

03

高德離“中國版Google Maps”還有多遠?

高德的野心遠不止於餐飲團購,其真正目標在於構建一個以地理位置服務爲核心的下一代生活服務平臺。

縱觀全球市場,Google Maps的演進路徑已經驗證了這一模式的可能性。

restroworks數據顯示,62%的美國消費者會用Google來發現餐廳,比例遠超Yelp等傳統平臺。Google的研究也指出,76%的本地搜索會在24小時內轉化爲到店消費,28%會當日直接成交。

Google Maps已經從單純的導航工具,逐步整合搜索、推薦、預訂、交易功能,最終成爲連接用戶與線下服務的超級入口,爲用戶提供“搜索—決策—交易—導航”的一站式體驗。

然而,高德的戰略佈局展現出更爲前瞻的視角,它不僅要在功能上對標國際巨頭,更要重新定義本地服務的流量分配邏輯。

與依賴主動搜索的傳統平臺不同,高德的獨特優勢在於其對“時空智能”的深度挖掘。今年8月初,高德完成全面AI化升級,底層使用阿里通義大模型,將空間智能普及到現實場景,能夠針對不同地理和環境信息的動態人羣,實現意圖理解、精準推薦和供需匹配。

這種基於真實用戶行爲的評價體系,不僅有效規避了傳統點評平臺常見的刷分造假問題,更重要的是爲中小商家提供了更加公平的曝光機會。

並且隨着通義千問大模型在高德的深度應用,這種智能推薦系統或許將朝着“預測式服務”升級。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系統就可以根據用戶的實時場景和歷史偏好,主動推送個性化的生活方案,比如在通勤路上推薦常去的咖啡店優惠,在週末根據天氣生成周邊遊玩攻略,甚至根據車輛里程數據提醒用戶預約保養服務。

這種“場景感知+智能推薦”的模式,將徹底改變本地生活的流量分配邏輯。傳統平臺依賴用戶主動搜索,而高德可以通過預測需求實現“服務找人”。這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也更高效地連接了供需兩端。

並且高德的未來想象力遠不止於餐飲。基於“位置+需求”的匹配邏輯,其服務邊界還可進一步延伸至商超零售、酒店旅遊、加油站等廣泛的生活服務領域,甚至可滲透到家政、維修、洗車等高度本地化的服務場景。

總而言之,從工具到生態,從流量到智能,高德重新定義了“超級入口”的價值。

而對行業來說,高德的崛起,意味着本地生活市場未來的競爭或許將不再是簡單的地推爭奪戰,而是技術、數據、生態協同的綜合較量。

不過,無論最終格局如何,用戶都將是這場變革的受益者。因爲選擇正在變得更多,服務正在變得更智能,消費正在變得更簡單。

*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